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特罗洛普,A.
1)  Anthony Trollope (1815~1882)
特罗洛普,A.
2)  Anthony Trollope
特罗洛普
3)  Dimitri Mitropoulos (1896~1960)
米特罗普洛斯,D.
4)  An Autobiography of A. Trollope
特罗洛普自传
5)  Tulobuterol
妥洛特罗
1.
Determination of Tulobuterol in Rabbit′s Plasma by LC/MS and Study of Its Pharmacokinetics;
LC/MS法测定兔血浆中妥洛特罗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
2.
Studies on 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 of Tulobuterol and Its Characteristic Penetrated Through Rat Skin;
妥洛特罗经皮渗透特性及亲水型透皮贴剂的研究
6)  Prospero ['prɔspərəu]
普洛斯帕罗
1.
Prospero, the Orientalist in the Tempest;
普洛斯帕罗:《暴风雨》中的东方主义者
补充资料:特罗洛普,A.
      英国小说家。1815年 4月24日生于伦敦一个律师家庭。父亲性格古怪,业务不振。一家 7口人便靠母亲写作赚钱以维持生计;她共写了41部小说和游记,这种坚强勤劳的作风对他发生深刻影响。由于家境贫寒,特罗洛普只能走读上学,受到富家子弟的歧视和凌辱。举家移居比利时后,父亲和一兄一姐相继死亡,生活困苦,这使他后来在小说创作中寄深切的同情于贫苦人民。他19岁进邮局,17年来一直从事枯燥无味的文书工作,时常还需借债。这种窘迫境况后来真实地反映在他的小说《三个小文书》(1858)里。
  
  以后他被派往爱尔兰管理乡镇邮务,情况有所好转,结婚成家,并开始业余创作。但头两部描写爱尔兰市民生活的小说和一部历史小说均告失败。1851年,他又被派往英国西南部组织乡镇邮政,经常骑马驰骋于6、7个郡之间,熟悉民间风俗习惯,以及乡民和牧师的生活情况。1855年发表一部以乡镇教区为背景的小说《养老院院长》,因而成名。此后,他在邮局任职,并继续写小说。英国的邮筒就是他在职期间发明设立的。1882年12月6日中风去世。
  
  特罗洛普一生勤奋写作,共写了47部小说和一些游记、传记等。前期的主要作品是 6部一组的"巴塞特郡小说":《养老院院长》(1855)、《巴塞特寺院》(1857)、《索恩博士》(1858)、《弗拉姆利教区》(1861)、《阿林顿小屋》(1864)和《巴塞特最后的纪事》(1867)。这组小说以前两部最为著名,集中描写乡镇牧师和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含蓄地揭发了教会中人事倾轧和尔虞我诈,同时穿插了爱情故事,勾勒出新兴资产阶级虚伪丑恶的面貌。
  
  他成名之后,开始广泛结交,接触到伦敦上层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因此他后期转而描绘政界人士的生活。主要作品有 6部一组的政治或议会小说,又名"巴里赛小说":《你能原谅她吗?》(1864)、《费尼斯·芬恩》(1869)、《尤斯达丝的钻石》(1873)、《费尼斯重返》(1874)、《首相》(1876)和《公爵的子女们》(1880)。其中以《首相》为最佳。西方评论家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巴里赛是以帕麦斯顿和约翰·罗素两位勋爵首相为模特儿写成的,他由财政大臣升到内阁首相,但由于他的夫人干预政治,致使身败名裂而被迫下台。列夫·托尔斯泰称赞《首相》是一部"优美的著作"。特罗洛普在《自传》中说,他作为小说家的名望若能成功地持久下去,在他塑造的众多人物当中,也许将依赖巴里赛首相和他的夫人格兰考拉以及克劳莱牧师这 3个人物。不少社会学家从特罗洛普这一组政治小说中找到许多有关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王朝社会真实情况的宝贵资料。
  
  
  
   
  
  除去上述两组小说外,特罗洛普晚年还针对当时社会上道德日趋败坏和资产阶级的生活腐化的现象,写成两部优秀的作品,一部是无情讽刺金融家和投机商的小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875),另一部是攻击私有财产和继承权的小说《斯卡包鲁一家》(1883)。
  
  特罗洛普文笔隽永幽默,讽刺犀利,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发展自然流畅,叙述明净。他对事物的观察十分敏锐,在作品中又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并注入高尚的道德教育意义,他曾说:"一部小说的目的应寓道德教育于趣味性之中。"
  
  在政治上,他赞成社会改革逐渐实现,民主与教育渐渐在广大人民之中扩展开来,可以说不是个激进派。他虽然是个自由党人,可是在气质上更接近保守党人,因此他的小说也大多以喜剧来收场,善战胜恶,常情战胜非理性,安定的秩序战胜紊乱现象。
  
  
  
   
  
  他由于在《自传》中公布了他每日坚持写作三小时,每一刻钟需写出 250字,因而被当时的评论家认为是个文字匠,名次被排列在同时代的狄更斯、乔治·艾略特、萨克雷等小说家之后;直到他逝世50年后,经过一些知名的评论家对他的重新评价,他的声誉才重新恢复,作品也再度畅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