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隋文帝杨坚(541~604)
1)  Suiwendi Yang Jian
隋文帝杨坚(541~604)
2)  Yɑng Jiɑn
杨坚(541~604)
3)  Emperor Wen of Sui Dynasty
《隋文帝杨坚》
1.
A Historical Biography with Characteristics——A Comment 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Book Emperor Wen of Sui Dynasty;
一部颇具特色的历史人物传记——《隋文帝杨坚》一书评介
4)  Emperor Yang in Sui Dynasty
隋炀帝杨广
1.
Yang Guang,Emperor Yang in Sui Dynasty,was a notorious tyrant in Chinese history,but he had also done a great contribution: founding the system of Ex am and thinking highly of school education; reforming center and local civil service system; pursing sharing equally fields system and reforming taxes and corvee system.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恶名昭著的暴君。
5)  Emperor Wen of Sui
隋文帝
1.
Shouldering Historical Mission and Unifying the Country——Further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Emperor Wen of Sui s Unifying the Country;
审时承使命 度势定一统——再析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原因
6)  Suiyangdi Yang Guang
隋炀帝杨广(569~618)
补充资料:隋文帝杨坚(541~604)
      隋朝开国皇帝。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世居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父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赐姓普六茹氏,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隋国公。
  
  杨坚十五岁时因父亲的功勋被授官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周武帝时杨坚进位大将军,袭爵隋国公,长女为太子妃。周宣帝时杨坚以皇后之父拜为上柱国、大司马。大象二年(580)五月,周宣帝死,子宇文阐(静帝)即位,年方八岁。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假传遗诏,召杨坚入宫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揽军政大权。
  杨坚辅政后,为防止分封在外的北周诸王变乱,托故召武帝弟赵、陈、越、代、滕五王入长安。相州(今河南安阳南)总管尉迟迥、郧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益州(今四川成都)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反叛。杨坚先后平定了三方叛乱,诛杀周室诸王, 于大定元年(581)二月代周称帝,国号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见彩图)
  
  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皇元年(581),他首先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改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为州县两级体制。后来又规定六品以下官员也由吏部选授,地方官员不得自用僚佐,彻底废除汉代以来为豪强士族垄断的辟举制度(见征辟)。鉴于周宣帝时刑罚严酷,"内外恐怖,人不自安",开皇元年,文帝命高颎等人参考魏晋旧律,制订刑律颁行,这就是对后世律法影响深远的《开皇律》。三年又命苏威、牛弘修改新律,删除苛酷条文,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余条。隋朝刑律虽有所轻简,但隋文帝本人却性情忌刻,往往随意杀人;还在律外行法,用以镇压人民。
  
  隋文帝采取许多经济措施以巩固其统治。开皇元年春即位时,分官牛五千头给贫人,助其生产。二年,颁布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见均田制、租庸调)。三年,下令将百姓成丁的年龄由十八岁推迟到二十一岁;丁男服役期限由一个月减为二十天,未被征发服役者须纳庸代役;户调绢由一匹(四丈)减为两丈。以后又规定丁男年满五十,免役收庸。这些规定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使隐漏户口复归户籍,又采纳宰相高颎建议,实行输籍之法,由各州县根据朝廷规定的"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检括隐漏之民为编户,扩大剥削和征发的对象(见括户、定户)。
  
  隋文帝十分重视仓廪的建置和漕路的开通。开皇三年,下诏在黄河中游十三州募丁运米,在沿河的卫州(汲郡,今河南淇县东)、洛州(今河南洛阳东)、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华州(今陕西华县)设置四座转运仓,向国都大兴城递次转输关东、汾晋的粟谷。四年,又命宇文恺主持开凿大兴城至潼关的漕渠,都城太仓的储粮得以充实。五年,又采纳度支尚书长孙平建议,诏各州设置义仓(即社仓),以备灾年赈济之用。文帝创置的义仓制度是封建国家保障社会生产力的一项措施,以后沿用到清代。
  
  开皇初年,突厥骑兵经常扰掠隋朝北方地区。隋文帝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于开皇三年派重兵分八道出击,打败突厥。突厥内部分裂为以达头、阿波为首的西突厥和以沙钵略、突利为首的东突厥两个对立势力。五年,在西突厥攻逼下,沙钵略请和于隋;后来突利之子染干(见启民可汗)亦归降,隋文帝将其部落分别安置在白道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和五原地区,北方暂得安宁。
  
  隋文帝开皇前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南下灭陈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开皇八年二月,隋文帝下诏伐陈,十一月,以晋王杨广为元帅,高颎为元帅长史,分兵八路进攻。九年正月隋军渡过长江,攻占陈都建康,俘陈后主陈叔宝,陈朝灭亡。西晋末年以来延续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结束。这是隋文帝的一大历史功绩。
  
  开皇十年,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改革。令所有的军人都在州县落籍,同民户一样从事生产,士兵本人则仍保留军籍,以备征召。这一改革取消了兵民异籍制度,适应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
  
  隋文帝统治的后期,国家富足强盛,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为历史所仅见。
  史籍记载,文帝晚年崇信佛教,"不悦儒术",但在开皇年间他还是重视儒学对于思想统治的作用的。开皇初曾下诏天下劝学行礼。国家的图书典籍因战乱多有散失,又下诏购求遗书。他勤于政务,自奉甚俭,在封建帝王中颇不多见。但后来有了变化。开皇十三年,他在岐州(今陕西岐山)之北,营建仁寿宫,相当奢费,累死丁夫上万人。所以史籍说,隋朝的"乱亡之兆"虽然成于炀帝,但在文帝时已开其端。太子杨勇奢华任情,为他所不喜,开皇二十年废黜,另立矫为节俭的次子杨广为太子。仁寿四年(604)七月,病中的隋文帝在杨广、杨素控制下猝然死去。据说他是被太子杨广害死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