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1)  Tangxuanzong Li Longji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2)  TANG Xuan-zong
唐玄宗
1.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ng Xuan-zong and Yang Gui-fei;
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关系的实质
2.
He was an eminent activist in politics at the time of Tang Xuan-zong.
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宦官 ,是坚定的皇权维护者 ,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杰出的时代弄潮儿 ,对于开元、天宝盛世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因而受到玄宗以及姚崇、张说等同时代人的敬重。
3.
Tang Xuan-zong as a emperor of Tang Dynasty, also write Annotations of Filial Piety.
唐玄宗作为盛世君主,也亲自为《孝经》作注。
3)  Tang Xuanzong
唐玄宗
1.
On the Policies of Rear Palace during the Period of Tang Xuanzong and Its Successor——Taiping Collections Volume 224,Item of Yang Guifei Quoted from the Rear of Ding Ming Lu;
试论唐玄宗的后宫政策及其承继——《太平广记》卷224“杨贵妃”条引《定命录》书后
2.
Postscript of Tang Xuanzong s Poem To King of Xinluo;
跋唐玄宗《赐新罗王》诗
3.
Seeing about the Three Miscellanea about Tang Xuanzong;
有关唐玄宗的三种杂记考述
4)  Emperor Xuanzong
唐玄宗
1.
A Textual Research on Zhuangyuan of Jinshi During Kaiyuan of Emperor Xuanzong;
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科状元考辨
2.
"Entire Donovan" Emperor Xuanzong Articles Tests Distinguishes;
《全唐文》唐玄宗李隆基诏敕考辨
5)  Tangxuanzong
唐玄宗
1.
This thesis is about prosperous explore former, Tangxuanzong’s poetry research.
本论文是关于开天盛世的缔造者、诗人唐玄宗的诗歌的研究。
6)  Emperor Tang Xuanzong
唐玄宗
1.
On the Role of Emperor Tang Xuanzo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论唐玄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is paper studies is taken from the 20 years intersected Kaiyuan and Tianbao of Emperor Tang Xuanzong,i.
本文所研究的历史段落 ,取于唐玄宗开元天宝相交的 2 0年 ,也即权臣李林甫的执政时期。
补充资料: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唐朝第七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隆基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擅长八分书,多才多艺。垂拱三年(687)封楚王。长寿二年(693)改封临淄郡王。武周长安(701~704)中历官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神龙元年(705)迁卫尉少卿。景龙二年(708)兼潞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四年入朝,遂留京师。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被迫退位后,中宗李显即位,恢复了唐朝国号,但政柄却旁落在皇后韦氏手中。景龙四年六月中宗去世,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隆基与其姑母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武后、韦后余党略尽。少帝被迫逊位,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隆基以除韦后功,被立为太子。延和元年(712)八月睿宗传位太子,退为太上皇。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为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阴谋发动宫廷政变以废玄宗,隆基密知之,乃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于先天二年(713)先发制人,赐太平公主死,尽诛其余党。改元开元。武、韦二后以来的动乱政局至此告终,唐朝进入了开元(713~741)至天宝(742~755)长达四十余年政局比较稳定的鼎盛阶段。
  
  玄宗早年是一个英明果断的封建皇帝,亲身经历过复杂的斗争,深知安定升平的政局来之不易,所以即位以后,擢同州刺史姚崇为相。姚崇提出抑权倖、爱爵赏、纳谏诤、却贡献、礼大臣等建议,玄宗基本上采纳。开元四年(716)姚崇罢相以后,玄宗又重用宰相宋璟。璟善择人才,刑赏无私,又敢于犯颜直谏。在姚、宋执政时期赋役宽平,刑罚清省,天下富庶。此后玄宗所用诸相张嘉贞、张说、韩休及张九龄等亦堪称贤良,各有所长。玄宗在开元初年提倡节俭、毁乘舆服玩,沙汰僧尼,禁民间铸佛像写经,选京官有才识者为地方都督、刺史,以后又适应时代的变化,在行政、财政、军事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繁荣。时在籍人户达到一千余万,生产获得发展,民间出现粮食丰溢、布帛充盈的景象(见开元之治)。但与此同时,土地兼并盛行,农民逃亡日多,社会政治危机也已经伏下。
  
  从开元末年起,玄宗在长期升平殷富的盛世中逐渐发生变化。在政治上,他以为天下无复可忧,便深居禁中,怠问政事。自开元二十二年起,奸臣李林甫专权达十九年之久,宦官高力士亦日见重用;在对待周边各族方面,玄宗热衷于开边,对吐蕃、南诏、契丹不断发动战争,不仅恶化了民族关系,而且财政上也发生了用度不足的问题,故而又任用王等聚敛之臣,对人民加紧搜括;同时大量扩充边军,导致了军事布局上的外重内轻,中央集权被消弱;在个人生活上,他专以声色为娱,天宝二载后宠幸杨贵妃,放纵杨氏姐妹穷奢极欲,浊乱朝政,而李林甫死后杨贵妃从祖兄杨钊(即杨国忠)又成了专权的朝臣。玄宗在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政治上一再受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野心家的蒙蔽,终于在天宝十四载酿成了安史之乱。
  
  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后,不到两个月就占领洛阳,大约半年就攻破潼关,直逼长安。唐玄宗于天宝十五载六月急忙率从官及杨贵妃等离长安西逃,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禁军哗变,杀杨国忠,玄宗被逼缢杀杨贵妃,军情始定。此后,太子李亨率一部分禁军北趋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七月即位,改元至德,是为肃宗。隆基率另一部分禁军南逃成都,后被尊为上皇天帝。至德二载,唐军在回纥援助下收复长安,玄宗由成都还长安,居兴庆宫(南内),由陈玄礼、高力士等侍卫。
  
  宦官李辅国曾因劝肃宗即位之功而深受肃宗宠信。安史之乱平定后, 他自以出身微贱,为玄宗左右所轻视,乃离间玄宗与肃宗的关系,后竟迫使玄宗迁居太极宫(西内)甘露殿,流高力士于巫州(今湖南黔阳西南),勒迫陈玄礼致仕。玄宗晚年忧郁寡欢,于宝应元年(762)建巳月(即四月)甲寅于神龙殿去世。葬于泰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