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佛无净土
1)  fowujingtu
佛无净土
2)  the pure land prays to Buddha
净土念佛
1.
Through the form of the drama which was popular in secular society, the author greatly admired the common practice of the pure land prays to Buddha, the doubl.
作者通过世俗社会所喜闻乐见的戏剧样式激赏晚明甚嚣尘上的净土念佛、禅净双修和戒杀放生风气。
3)  Buddhist concept of pure land
佛教净土观
4)  Pure Land (Sukhavati) Sect
佛教净土宗
5)  the Pure Land of Primitive Buddhism
原始佛教净土
6)  the Pure Land of Mahayana Buddhism
大乘佛教净土
补充资料:佛无净土
      中国东晋末佛教学者道生的学说,由法身无色义发展而来。佛的理和教合称为"法",佛死后以法为身,称为"法身"。佛的法身是无形相的,并不存在观念中象人一样的佛,是谓"法身无色"。由于法身无色,罪福并舍,因此佛是无净土的。再就众生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体现了佛性的自我就是真法身。所谓成佛并非离开自我而另有所立,不是超绝众生世界而别树境界。
  
  道生认为分别净土和非净土来形容佛的境界,不合佛理。他说:"无秽之净,乃是无土之义。寄土言无,故言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之所托哉?"秽净之土,相对而言,非就至理而论。无土之净,方为法身之所托。净土说是方便施教,引人向佛,使生企慕意深,非真正佛理。包括净土在内的事物形象的生成,是众生妄念执着的结果,如果妄念消尽,会归于理,也就无事物形象,无净土了。道生此说与当时名僧慧远专心祈求超脱众生居住的世间(秽土),往生阿弥陀佛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学说相对立。实和中国传统强调内心修养思想相关,对尔后禅宗南宗发生了直接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