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洛阳、虎牢之战
1)  Luoyɑng-Hulɑo zhi Zhɑn
洛阳、虎牢之战
2)  Li Zicheng Gong Luoyɑng zhi Zhɑn
李自成攻洛阳之战
3)  Xiangyang Campaign
襄阳之战
4)  the War of Kunyang
昆阳之战
1.
The tex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victory and failure of the War of Kunyang in A.
本文从政治和军事两大方面对发生于公元 2 3年的昆阳之战的胜败原因进行了分
5)  Hulao
虎牢
6)  Humen-Guɑngzhou zhi Zhɑn
虎门、广州之战
补充资料:洛阳、虎牢之战
      中国唐武德三年(620)七月至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军的一次重要作战。
  
  王世充原为隋东都洛阳守将,隋炀帝死后,于武德二年四月称帝,国号郑。他利用唐军在河东作战无暇东顾的机会,夺取了唐在河南的部分土地。柏壁之战后,李渊为夺取中原,采取先郑后夏(窦建德已称夏王)、各个击破的方略,于三年七月,命李世民领八总管25将,统兵8万余东击王世充。同时遣使与窦建德言和,使其保持中立。王世充从各州镇挑选骁勇之士聚集洛阳,命三侄分镇襄阳(今属湖北)、虎牢、怀州(今河南沁阳)等要点;命其兄、子防守洛阳;自率步骑3万迎击唐军。李世民率步骑5万进军慈涧(今河南新安东),迫守军撤回洛阳。于是决定先扫清外围然后攻城:派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据龙门(今洛阳南);将军刘德威自太行(指今河南济源方向)围怀州;右武卫将军王君廓自洛口(今河南巩县东北)切断王世充粮道;怀州总管黄君汉自怀州渡河攻回洛城(今河南孟县南);自率大军屯北邙山(洛阳北),待机攻城。经过八个月的作战,至四年二月,唐军攻克回洛城、辕(今河南嵩山西侧)、河阳(今河南孟县东南)等地,并占领虎牢,河南50余州相继归降。李世民率军进逼洛阳,经过一番激战,将其合?ВЧパ辔纯恕M跏莱淅毓鲁?,粮缺民馁,几次遣使向窦建德求救。
  
  
  窦建德得悉洛阳危急,恐唐灭郑后危及自己,决定先联郑击唐,然后相机灭郑,再夺取天下。遂于四年三月,率兵10余万西进,连克管城(今郑州)、荥阳(今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进至虎牢之东。
  
  李世民与部下商议对策,部将多主张退避。他力排众议,采纳宋州刺史郭孝恪、记室薛收关于力阻王、窦两军会合之策,决定分兵围困洛阳,据守虎牢要地,阻止窦军西进,相机破敌,一举两克。遂命齐王李元吉围洛阳,自率精锐3500人为前锋去虎牢阻击,大军后继。由于虎牢地形险阻,窦军不得前进,屯兵月余,数战不利,士气低落,将卒思归。国子祭酒凌敬劝窦建德改道攻上党(今山西长治),下蒲津(今陕西大荔东),以迫使唐军回师援救关中,洛阳之围可不救自解。窦建德不听。此时,李世民获悉,窦军将趁唐军饲料用尽牧马于河北时袭击虎牢,便将计就计,于五月初一,亲临广武山(西广武)观察窦军形势,留马千余匹在河中小洲放牧,诱其出战。次日,窦军果然全部出动,在汜水东岸布阵,横贯20里。李世民登高观察后,决定按兵不动,待其气衰,再行出击。两军相持至中午,窦军饥倦,阵容不整。这时,李世民下令骑将率队自虎牢入南山,循谷而东,掩袭窦军阵后;自率轻骑东涉汜水,主力随后,直冲窦军。窦建德正和群臣议事,唐军突至,前后夹击,阵势大乱。唐军追击30里,俘获5万余人,窦建德受伤被俘。李世民回军洛阳,王世充出降。
  
  此战,李世民围城打援,避锐击惰,奇兵突袭,一举两克。至此,唐王朝的统一事业基本完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