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白杨(1920~  )
1)  Bai Yang
白杨(1920~  )
2)  Yɑng Bɑibing
杨白冰(1920~  )
3)  Bɑi Yɑn
白燕(1920~1987)
4)  Wu Bɑixin
乌·白辛(1920~1966)
5)  poplar [英]['pɔplə(r)]  [美]['pɑplɚ]
白杨
1.
Discovery of a new way of poplar triploids induced with colchicine after pollination.;
秋水仙碱诱导白杨三倍体新途径的发现
6)  white poplar
白杨
1.
Triploid induction in white poplar by chromosome doubling of megaspore;
诱导大孢子染色体加倍选育白杨杂种三倍体
2.
Stages of MMC meiosis and its timely discrimination of white poplars.;
白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其即时判别
3.
Stigma receptivity of white poplars(Populus tomentosa×P.
以银腺杨、毛新杨和银毛杨为材料,采用定期授粉观察以及联苯胺-过氧化氢染色等方法,对白杨派树种雌蕊柱头可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水培条件下,白杨树种雌蕊柱头的可授期一般在1~3 d内,其中毛新杨雌蕊柱头可授期比银腺杨和银毛杨相对短些。
补充资料:白杨(1920~  )
      中国话剧、电影演员。原名杨成芳,原籍湖南湘阴(今汨罗县),1920年4月生于北京一个书香家庭。幼年曾在农村生活。
  
  1931年,白杨投考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的第五分厂所办演员养成所,成为该所年纪最小的学员。联华五厂解散后,她随一些进步同学,加入了左翼剧联北平分盟领导的苞莉芭剧团,参加演出《乱钟》、《战友》以及《喇叭》等宣传抗日救国的话剧。1934年参加中国旅行剧团,主演《梅萝香》、《少奶奶的扇子》等剧,开始显露艺术才华。
  
  1935年,白杨到南京参加中国舞台协会,演出《回春之曲》、《黎明之前》等话剧。特别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一剧中的出色表演,为一些名家所赏识。
  
  1936年,经洪深推荐,白杨加入了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厂,主演了《十字街头》等4部影片,获得成功。抗日战争爆发,她与陈白尘、沈浮等人组成影人剧团,经武汉到四川一路演出《放下你的鞭子》、《芦沟桥之战》、《流民三千万》等剧。
  
  抗战8年,白杨在重庆、成都旅川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中电剧团和中华剧艺社等剧团积极参加戏剧活动,除拍摄《中华儿女》等3部电影外,主要活跃在舞台上,主演了许多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优秀话剧,如《日出》中的陈白露、《天国春秋》中的傅善祥、《屈原》中的南后、《法西斯细菌》中的静子、《复活》中的卡秋莎、《万世师表》中的方尔媃、《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天长地久》中的徐曼丽、《刑》中的顾玉锦和《飞将军》中的陈怡仙等40多个剧目,扮演了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角色。她表演细腻、生动、真实,善于把握角色的内在感情。
  
  抗战胜利后,白杨回到上海,在崑伔影业公司主要从事电影表演。
  
  
  她先后在《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和平》、《祝福》和《金玉姬》等多部影片中担任主角,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银幕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杨参加过两出话剧的演出:1953年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时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重排的《屈原》中,扮演南后;1959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日出》中,扮演陈白露。白杨著有《电影表演探索》和诗文杂感集《落入满天霞》。
  
  白杨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