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湖北评书
1)  hubei pingshu
湖北评书
2)  Hubei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湖北书院
3)  Official publishing house
湖北官书局
4)  Hubei Translated Bureau
湖北译书局
1.
Modern compiling cause in Hubei began with Hubei Translated Bureau in Guangxu 20(1894) started by Zhang Zhidong.
近代湖北的编译事业起步于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年(1894)开办的湖北译书局。
5)  literature review in Hubei Province
湖北文学评论
6)  A series of Books On the Local Ancient Literature in Hubei Province
《湖北地方古籍文献丛书》
补充资料:湖北评书
      湖北曲种。流布在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与之相近的荆州、孝感、黄岗、宜昌等地区也有一些艺人从事演出活动。湖北评书的兴起,据前辈艺人传说,并参考民国初年《夏口县志·建置志》记载,明崇祯八年(1635),汉阳通判袁焻在夏口(今汉口市区)督修拦水长堤期间,有艺人胡某在民工、船夫中说书,很受欢迎。从此说书在这里打开了门户。湖北评书的繁荣发展开始于清同治年间。至光绪年间,洋务派在武汉建立大型工业,修建京汉铁路,市镇经济有了发展,人口骤增,使评书有了大量听众。当时武汉三镇的茶馆都争相邀请评书艺人演出。当时汉口以说书驰名的有任春山、顾轩南,后来他们各收艺徒,各立门户,流传范围逐渐扩大。
  
  湖北评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两类书目:一是根据演义小说讲述的"底子书"和在这种基础上加工发展的"雨夹雪",如《三国》、《水浒》、《隋唐》、《岳飞传》等;一是艺人自编自演的"路子书",如《王莽忠孝图》、《八门斗智》等。只求情节惊险热闹的"路子书"的崛起,妨碍了对一些名著的加工钻研,说"底子书"的也逐渐减少。但由于"路子书"是自编自演,艺人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如,促进了艺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湖北评书善于塑造玩弄权贵豪强于股掌之间的草莽英雄形象,每部书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类型的重要人物。湖北评书讲述风格幽默酣畅,语言流畅、华丽,描绘景物时常用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与叙述、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辉映成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评书逐步整理了一些传统书目,并上演了《铁道游击队》、《烈火金钢》、《林海雪原》等一批新书,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短篇书目,如《智闯鄱阳》、《芒种喂马》、《挂牌成亲》等,使湖北评书得到了新的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