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清代宫廷戏曲画
1)  qingdɑi gongting xiquhuɑ
清代宫廷戏曲画
2)  qingdɑi gongting dɑxi
清代宫廷大戏
3)  Imperial painting of the Qing dynasty
清代宫廷绘画
4)  Palace opera
宫廷戏曲
5)  Qing Dynasty palace
清代宫廷
1.
On the basis of the remains of the palace theatre itself, archived documents and plans related to the Qing Dynasty palace theatres in the Chinese National Library and on the relevant documents in the Palace Museum archives, the author provid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and design of the palace theatres, examin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本文以实物遗存——现存清代皇家室内的戏台建筑,图档遗存——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宫廷样式房图样中所反映的清代宫廷室内戏台,文字遗存——宫廷建筑文献档案为基本依据,在大量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运用功能研究、设计方法研究的手段,尝试就清宫室内戏台的特点和类型展开讨论。
6)  qingdɑi xiqu bɑnhuɑ
清代戏曲版画
补充资料:清代宫廷戏曲画
      清代戏曲文物,是描绘晚清戏曲人物装扮的最真实、具体和丰富的形象资料。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有如下 3种:①封面题为《性理精义》,两册,共 100幅。绢本,工笔设色。每幅约高40厘米、宽28厘米。画的内容有《群英会》、《打金枝》、《骂曹》、《庆顶珠》等44出戏。每出戏画两幅,间或有画4~6幅的。每幅画剧中主要角色一人,全身。画面下角书剧中人物名。每两幅画的前一幅,在上角写明剧目。②封面题为《戏齣画册》,4册,共160幅。绢本,工笔设色。每幅约高56.5厘米、宽56厘米。画的内容有《铡美案》、《断桥》、《除三害》、《醉写》等近百出戏。每幅画一出戏的一个场面,角色多寡不等。下角写明剧目。剧中人物名分别写于靠近角色的画面空隙处。③封面题为《清人戏齣册》,1册,共15幅。绢本,工笔设色。每幅约高56厘米、宽56.5厘米。画的内容有《斩子》、《空城计》、《取荥阳》等14出戏。每幅画一出戏的一个场面,角色多寡不等。下角写明剧目。剧中人物名分别写于靠近角色的画面空隙处。(见彩图)
  
  此外,还有一种戏曲人物画,原存昇平署,辛亥革命后,已从宫中流散出去,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北京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及私家均有收藏。其数量不详,当有数百幅。绢本,工笔设色。每幅约高27厘米、宽21.5厘米。画的内容有《取荥阳》、《艳阳楼》、《青龙棍》、《玉堂春》等近百出戏。每出戏画2~8幅不等。每幅画一人,画的都是大半身。画面上角书剧中人物名。每出戏的一组画中,其第一幅上角写明剧目,下端有一行小字:"穿戴脸儿俱照此样"。1932~1933年《国剧画报》曾连续发表过梅兰芳的藏品,单色影印,题为《昇平署扮相谱》。
  
  上述各种戏曲画,均无作者名款和作画年月。从画的剧目来看,都是道光、咸丰以来北京的徽班常演的戏。据昇平署档案,这些戏的进入宫廷,是从咸丰年间开始的,在此之前,宫中演戏只限于昆腔和弋腔。因此,这些画册也当是咸丰以来陆续画成的。从画的风格来看,当出于内务府如意馆画士们之手。在如意馆的日记档案中,有"着沈振麟画戏出人物册页十八开"的记载。咸丰以来,把徽班调进宫廷演出,使宫中耳目一新,所以命如意馆画出以供观赏。沈振麟于道光中期入如意馆当差,一生都在宫中作画。沈氏家族沈元、沈利、沈贞、沈全等也在如意馆。这些戏曲画的风格大体相近,然其水平却有高下之别,很可能是以沈振麟为首的一群画士分头完成的。这些画幅不署作者名字,是因为如意馆的画家们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一类是帝王后妃像,不敢署名,也不准署名;另一类是小说插图、戏出人物,他们认为属于"小道",不屑于署款。这些戏曲画对于人物扮相,包括生、旦化妆,净、丑脸谱,盔头服饰,以及桌椅砌末等,都画得很细致、真切,甚至可以对照出故宫所藏的某些戏衣实物来。其中注明"穿戴脸儿俱照此样"的一类戏曲人物画,很可能是给清宫的演剧太监们(称为"内学")作为装扮范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