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柳青(1916~1978)
1)  Liuqing
柳青(1916~1978)
2)  Luo Gongliu
罗工柳(1916~  )
3)  Li Qingshɑn
李青山(1904~1978)
4)  Yu Qingsong
余青松(1897~1978)
5)  Liu Qing
柳青
1.
As representatives,Liu Qing holds that truthfulness in literature should be guided by progressive Weltanschauung;while Cheng Zhongshi emphasizes that the writer should transcend the limitation o.
作为"十七年"文学代表作家的柳青遵奉在先进世界观指导下的真实观,而新时期文学代表作家陈忠实更注重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去超越时代和政治局限,描写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追求历史的本质真实。
2.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writers of Liu Qing, who is a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s literary in the 20th Century 40 - 70 .
本论文将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柳青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6)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青钱柳
1.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青钱柳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2.
Speciation Analysis of Extract from Leaves of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
胡桃科植物青钱柳多种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研究
3.
Method The UV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polysaccharide in 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目的建立青钱柳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补充资料:柳青(1916~1978)
      现代作家。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县人。1916年 7月 2日出生于农民家庭。曾先后在佳县、米脂、绥德、西安等地求学。在西安读高中时,"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发生,他在学校任学生刊物《救亡线》编辑。同年"西安事变"后,担任学生联合会刊物《学生呼声》主编。1937年担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在此期间,柳青写过一些诗歌和杂文,然多亡佚。最早的一篇散文《待车》,发表于1936年秋季号《中学生文艺季刊》。
  
  1938年 5月柳青到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次年到部队,担任教育干事、新闻记者等职。1940年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工作。1942年在绥德参加整风运动。短篇小说集《地雷》收录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的作品,内容主要反映他转战吕梁和太行山区时的见闻,热情歌颂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积极支援前线、踊跃参军、英勇抗战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一些可歌可泣的农民和士兵形象。虽然有的艺术描写比较浅露,有的还明显地流露出旧现实主义影响的印痕,却已经显示出作家严谨的创作个性。
  
  1943至1945年,柳青在米脂县深入农村,担任基层工作。在此期间,他经受了艰苦斗争的磨炼,同时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变化,生活积累也比前厚实;特别是对于根据地农村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波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的矛盾冲突,都有较多的感受。在此基础上,他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49)。作品通过描写王家沟农民围绕集体种谷而展开的斗争,真实地反映了不同阶层的农民在互助合作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动向。作品还成功地塑造了公而忘私、积极组织变工队的农民王加扶形象,显示了柳青对塑造正面英雄人物的重视。小说描写细腻,关于陕北农村风土人情的渲染,增添了生活气息。它已经显露出作家善于在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背景上刻画人物、艺术地概括历史变迁中的生活风貌这个重要长处的端倪。但小说仍然留有旧的生活趣味和旧的艺术手法的痕迹,关于时代气息、生活激流的描写也失之淡薄;故事情节发展缓慢,行动性不强,以及追求一些细节的琐碎描写,有时也使人感到沉闷。但《种谷记》仍然是解放区文学的一部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而且相当清晰地表露出后来受到称道的柳青风格的某些重要方面。
  
  1951年,柳青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出版。作品反映陕北农民在解放战争中支援前线、保护粮食的战斗生活,以沙家店战役为题材,体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思想。小说的时代精神表现比较充分,而且较早地写到了革命领袖的形象,又着重塑造新的英雄人物。这些优点,使它在不少作品还陷于"从落后到转变"的模式、文艺界正大力提倡创造新英雄人物形象的当时,得到好评。但是由于生活积累不足,作品在艺术上也不免给人以粗疏之感。
  
  柳青1952年离开北京,迁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长期在那里安家落户。他兼任中国共产党长安县县委副书记,不是作为一名作家,而是作为直接的参与者,全心全意地投身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的生活素材。这使他的生活和创作都进入了新的阶段。1956年出版的散文特写集《皇甫村三年》,忠实记录了皇甫村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人和事,也如实地反映作家置身于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变革中的深切感受和认识。它与后来的《创业史》联系起来考察,还可以看到作家从生活汲取、提炼创作素材,进行艺术创造的轨迹。
  
  1959年出版的中篇小说《狠透铁──1957年纪事》,通过狠透铁的形象反映出农业合作化发展到高级社阶段时存在步子过大、社员思想准备不足和干部工作能力及管理水平赶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等问题,显示了作家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
  
  1959年,柳青的《创业史》开始在《延河》杂志连载,1960年《创业史》第一部出版(第二部上卷于1977年出版,下卷于1979年柳青逝世后出版)。《创业史》是反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巨著。它通过鲜明、生动、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土地改革后的中国农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表现了他们的力量已经汇成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历史洪流。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先进农民梁生宝,以及高增福、冯有万等人物,对梁三老汉等老一代农民以及郭振山、郭世富、姚士杰等具有复杂思想性格的人物也刻画得栩栩如生,富有典型性。作者着重描绘综合交叉的人民内部矛盾,揭示出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指出了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创业史》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概括,从广处着眼,向深处突进。在题材的处理上把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既写了人们的政治立场,也写了人们的思想动向和心理状态。在人物的描写上则表现了宽阔的艺术视野,众多的人物几乎包括了农村中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作者把他们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历史的进程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容量。他精心塑造的主人公梁生宝形象既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又具有革命理想的光芒。在梁生宝身上反映出柳青的生活认识和美学理想以及对艺术的追求。
  
  《创业史》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方面,小说构思博大精深,向读者打开了史诗般的宏伟画面;另一方面,对重要的人物和情节描写酣畅淋漓,细节刻画细致入微,剖析人物内心世界也生动细腻。柳青吸收了民族艺术的优秀传统,又融合了外国作品的一些表现手法,创造出富有自己个性特点的艺术风格,虽然对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某些描写不可避免地受到50、60年代一些认识的限制,虽然在梁生宝形象的得失上,以及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形象艺术上的高低等具体问题上有过争议,但《创业史》仍然不只是柳青的代表作,而且属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创作的最优秀成果之一。它不但在国内深得读者好评,且被译成英、日、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国外享有较高声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