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汉代碑刻
1)  Handai beike
汉代碑刻
2)  the Dong Han Tablet Inscriptions
东汉碑刻
1.
The paper studies the Allusive Expressions in the Dong Han Tablet Inscriptions, which have undergone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Dong Han.
文章详细考察了东汉碑刻语料中的典故词。
3)  the Dong Han Tblet Iscriptions
东汉碑刻语料
4)  Chinese Inscriptions in Mosques
清真寺汉文碑刻
1.
Chinese Cultures in the Eyes of Muslim Intellectuals from Chinese Inscriptions in Mosques of Ming;
明代清真寺汉文碑刻所见穆斯林士人对汉文化的态度
5)  the stone engraving in Dong Han Dynasty
东汉碑隶石刻
6)  Inscription [英][ɪn'skrɪpʃn]  [美][ɪn'skrɪpʃən]
碑刻
1.
Summarize the Islamic Inscriptions of Hui in Zhejiang;
浙江回族伊斯兰教碑刻概述
2.
An Exposition of Pingliang s Inscriptions on Religion;
平凉地区宗教碑刻资料述论
3.
A Collection of Stone Inscriptions of Suzhou Social Hist ory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the first formal publication of stone inscriptions of social history in China.
《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是国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社会史碑刻集,共收录500篇碑文,分社会角色与社会群体、社会生活与社会合作、社会信仰与社会心态、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4大类,立体地勾画出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历史的变迁。
补充资料:汉代碑刻
      汉代的碑、碣、墓志、摩崖、石经等文字石刻。西汉时期发现甚少,绝大部分是东汉时期的。这些文字石刻是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直接材料,其中的纪年石刻则可以作为判断绝对年代的依据。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对汉代碑刻有所记述。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中,汉代碑刻占了很大的篇幅。南宋洪适的《隶释》和《隶续》,是第一部研究汉碑的专著。清代王昶的《金石萃编》和翁方纲的《两汉金石记》,也是研究汉代碑刻的重要著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汉代碑刻又有新的发现,如南阳张景碑、天津武清县鲜于璜碑、南阳许阿瞿墓记、河南偃师县买田约束券、江苏邳县缪宇墓记以及北京八宝山秦君神道阙等。此外,通过对洛阳东汉太学遗址的发掘,新发现一批石经残石和碑趺。
  
  种类和形制 根据形制和用途的不同,汉代文字石刻可分为碑、碣、墓记(志)、摩崖和石经等几类。
  
  碑系长方形石刻,由趺、碑身、碑首3部分组成。趺即碑座,碑身刻文,碑身的上端是碑首,碑首往往有题额,也称碑额。汉代碑文多为隶书,碑额多为篆书。汉碑一般为方趺,个别也有龟趺的。碑首有圭形和圜形之分,汉代多为圭形碑首,在碑首和碑身之间有穿(即圆孔),圭首有穿的如《武荣碑》、《鲜于璜碑》。圜首有穿的如《孔宙碑》、《孔彪碑》。汉碑一般没有纹饰,但也有在碑首刻龙和四神图像的,如《白石神君碑》、《鲜于璜碑》。碣为立石刻字,形制在方圆之间,上小下?螅扪细窆嬷疲娜纭杜後凸Ρ贰N骱菏逼诘摹度撼忌鲜倏淌贰ⅰ尔佇⒂砜淌罚腥巳衔笔繇倮啵灿腥巳衔尔佇⒂砜淌肥嵌耗贡南壬:笫辣俚拿仆煊谩Dρ孪道锰烊谎卤诳淌执孀钤绲哪ρ挛菏逼诘?褒斜道石刻。墓记始于东汉时期,当时未成定制,有的自称为墓记,未见有自称墓志的。有的略近方形,有的长方形,也有圭形似碑的。墓记置于墓内,或刻于墓内石壁上。还有刻于墓祠内的。魏晋以后墓志逐渐定型。石经的碑身为长方形,两面刻字,形制与碑相似。另外,还有附刻于建筑物上的文字,如阙身上所刻的题记,以及墓室"黄肠石"上的刻字等。
  
  碑刻的内容 大体可分为颂功、记事、契约、墓碑和墓记(志)、经典5类,其中以颂功、记事及墓碑3类发现较多。
  
  颂功的碑刻,有些除记颂某人的功德外,往往在碑阴及碑侧,刻有资助立碑的门生故吏的姓名和资助钱数。著名的颂功碑刻有:《鄐君开道碑》、《杨君石门颂》(见褒斜道石刻)、《刘平国碑》、《西狭颂》、《裴岑纪功碑》、《曹全碑》、《张迁碑》等。《刘平国碑》,隶书,刻于永寿四年(158),在新疆拜城东北博者克拉格沟口崖壁上,记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等人开山建关的事迹,所以也称《刘平国开道记》。《西狭颂》,隶书,建宁四年(171)刻,在甘肃省成县,记颂武都太守李翕平治西狭阁道的事迹。《裴岑纪功碑》,隶书,永和二年(137)立,现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记颂敦煌太守裴岑战胜匈奴呼衍王的事迹。《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隶书,中平二年(185)立,明万历初年在郃阳出土,1956年移入西安碑林保存,记述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和事迹,碑阴刻立碑故吏等姓名及资助钱数。《张迁碑》,全称《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迁表颂》,隶书,中平三年立,现存山东省泰安岱庙,记张氏祖先及张迁为穀城长时的政绩,碑阴刻立碑官吏姓名及出资钱数。
  
  
  记事碑刻包括事件、诏书、奏文、公文文书等内容。著名的有:《乙瑛碑》、《礼器碑》、《张景碑》、《史晨碑》等。《乙瑛碑》,全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亦称《百石卒史碑》,隶书,永兴元年 (153)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记述汉鲁国相乙瑛请求于孔庙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的往返公文,以及对乙瑛的赞词。《礼器碑》,全称《鲁相韩造孔庙礼器碑》,隶书,永寿二年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记述鲁相韩修饰孔庙和制作礼器等活动,碑阴及两侧刻立碑官吏姓名和资助钱数。《张景碑》,隶书延熹二年(159)立,1958年河南南阳出土,现存南阳市博物馆,记述张景包修土牛等设施,以免其本家世代劳役的事。《史晨碑》,碑阳为《史晨前碑》,碑阴为《史晨后碑》,隶书,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史晨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刻鲁相史晨请求祭祀孔子的奏本,建宁二年刻。《史晨后碑》,全称《史晨飨孔子庙碑》,记述祭祀孔子之盛况及修治与孔子有关的遗迹的事,刻于建宁元年。
  
  契约碑刻有买地券、买山刻石、约束石券等。如1973年河南偃师县出土的《汉侍廷里父老买田约束石券》,隶书,记述建初二年(公元77),侍廷里父老共25人,集钱买田为集体共有,并规定了使用办法,特立此约束石券,以便共同遵守。
  
  墓碑、墓记(志)刻有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经历、死亡日期、家族世系,以及对死者的颂辞。墓碑立于墓前,碑阴和碑侧常刻有门生故吏的姓名,有的刻死者的家族世系。 著名的有《鲜于璜碑》、 《孔宙碑》、《袁安碑》等。《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隶书,延熹八年立,1973年于天津武清县发现,现存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碑文记述鲜于璜的生平经历,最后官职为雁门太守,碑阴记述其家族世系。《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隶书,延熹七年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记述孔宙生平事迹,碑阴开列门生、 故吏、弟子、 门童等姓名籍贯。《袁安碑》,篆书,1930年发现,现存河南偃师县,记述袁安生平经历。安官至司徒,卒于永元四年(公元92),立碑时间应稍在其后。墓记(志)置于墓内,其特点是有四言韵文,以颂扬死者并表哀悼,例如《马姜墓记》、《许阿瞿墓记》、《缪宇墓记》等。《马姜墓记》,略呈方形,发现于洛阳,刻于延平元年(106),记述马姜生平和家世,姜为贾仲武妻,伏波将军马援之女。《许阿瞿墓记》于1973年在河南南阳发现,刻于建宁三年,隶书,记述五岁的许阿瞿的死亡年月日,以及对死者的哀悼。《缪宇墓记》于1982年发现,在江苏邳县画像石墓内,隶书,刻于元嘉元年(151),记彭城相缪宇的生平。  经典类即指熹平石经(见汉魏石经)。
  
  

参考书目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