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曲阳定窑址
1)  Quyang Ding Yaozhi
曲阳定窑址
2)  Dangyangyu Yaozhi
当阳峪窑址
3)  Anyang Suidai Yaozhi
安阳隋代窑址
4)  kiln location
窑址
1.
Wudang Mountains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Ming Dynasty contains lots of glazed tiles,where are the tiles from? This paper has,taking newly found kiln location and glazed tiles as the proof,made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glazed tiles of Five Dragons Palace,Yuxu Palac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ir tile words.
明代武当山古建筑需大量的琉璃瓦件,此琉璃瓦件烧造何处?文章以新发现窑址以及琉璃实物为依据,与明代五龙宫、玉虚宫琉璃构件以及瓦件文字进行实物并联考证。
5)  Yue Ware kiln site
越窑窑址
6)  Eastern Han dynasty kiln sites
东汉窑址
补充资料:曲阳定窑址
      宋代瓷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曲阳宋属定州,故称定窑。其产品以白釉瓷器为主。1951年故宫博物院调查,1960~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为宋代名窑之一,元代以后衰落。可分为早、中、晚3期。
  
  早期  为晚唐五代时期。曾发掘一座五代的窑炉,窑室平面略如马蹄形,长5.8米,宽2.6米,由烟囱、窑床和火坑3部分构成。用木柴作燃料,尚未用煤。窑具有筒式匣钵、漏斗式匣钵、圆形垫饼、三叉形支具、垫环和楔子等。出土的瓷器中有平底碗,外部施黄褐釉,里部施白釉,胎质较粗,胎釉之间敷有一层化妆土。比平底碗稍晚的有白釉碗,碗身作45度斜出,宽圈足形如玉璧,胎釉均较白,是典型的唐代器物。五代时碗的式样比唐代多,盘有四瓣莲花式,有对鹿纹枕及高足炉。
  
  中期  为北宋时期。这是定窑的最盛期,形成了自已的特点,成为宋代北方最重要的窑场。窑址中的宋代地层内普遍发现煤渣,说明已用煤作燃料。在作坊遗迹中有搅拌瓷泥的砖砌长方形槽,有印花用模子、匣钵和大量专为覆烧用的支圈。说明此时普遍采用覆烧的装窑方法,大大提高了瓷器的产量。窑址中出土的瓷器,以碗盘居多,都是白瓷,胎土细腻,釉色润泽,白中略闪青黄或灰黄,口沿因覆烧而不挂釉,即所谓的"芒口"。器内壁用印花、刻花和划花的技法装饰花纹,花纹图案布局繁复而严谨,层次分明,以各种花卉图案和各种动物形象为主,当时还为宫廷和官府烧造瓷器,发现有刻划"官"、"尚食局"、"尚药局"和"五王府"等款的瓷片,为宫廷烧造的瓷器上的花纹多为龙凤图案。另外,在窑址中还发现有少量的黑釉、酱釉和绿釉瓷片,即文献中所称的"黑定"、"紫定"、"绿定"。
  
  晚期  为金元时期。北宋末年窑工部分南迁,定窑陷于停顿。大概在金代大定以后,定窑才恢复生产。窑址中曾出土过有金大定与泰和纪年的印模,此时的印花装饰仍具很高水平。出土品上的印花缠枝石榴、缠枝菊、鸳鸯、鹭鸶等纹与大定泰和纪年印模纹饰类似,吴牛喘月纹饰题材与陕西耀州窑出于金代层次者相同,碗里印花卉纹并凸起6条直线分为6等分的布局,金代比较流行。到了元代,定窑逐渐衰落,高质量的白瓷很难见到,只发现白釉粗碗,里心用黑彩书写一个字。
  
  宋定窑以白瓷驰名于当时,器物又多饰以刻花、划花和印花,对当时各地瓷窑有较大影响。有的模仿器形,有的模仿纹饰,覆烧方法也为各地瓷窑所仿效,并形成以定窑为主的定窑系。已发现属于定窑系的瓷窑有河北临城窑、北京龙泉务窑,山西有平定、介休、长治、太原、榆次、河津、盂县、交城、阳城、霍县(见霍州窑址)等窑,江南地区受定窑影响的有景德镇、吉安等窑(见景德镇窑址、吉州窑址),采用覆烧方法烧青白瓷的瓷窑,在浙江、福建、湖南和湖北等省都有发现。
  
  

参考书目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定窑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65年8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