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辛村卫国墓地
1)  Xincun Weiguo mudi
辛村卫国墓地
2)  Guweicun Weiguo mudi
固围村魏国墓地
3)  cemetery in the countryside
乡村墓地
4)  Zeng burial
曾国墓地
5)  Guo state tombs
虢国墓地
1.
Since the 1950 s the archeologists have excavated more than 50 burial chariots in Guo state tombs in Sanmenxia.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门峡虢国墓地已发现了50多辆随葬车。
6)  cemetery of the Waning States period
战国墓地
补充资料:辛村卫国墓地
      西周时期卫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浚县以西35公里的辛村。1932~1933年,河南古迹研究会先后进行4次发掘,发掘工作由郭宝钧主持。1964年出版了考古学专刊《浚县辛村》。墓地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共发掘墓葬82座。年代从康叔受封到卫国灭亡,约当公元前11世纪到前 8世纪。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时期卫国的历史、葬制、车制及西周时代戈戟的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墓葬形制  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方向为北稍偏东。 按形制及随葬品的多寡分为大、中、小3种。其中大型墓8座,中型墓6座,小型墓54座,另有车马坑14座。大型墓皆有墓道,南墓道较长,为斜坡状,北墓道短,为台阶形,墓室长6.3~10.6米,宽5~9米。有几座墓两两并列,可能是夫妇祔葬。葬具有棺和椁,但多已腐朽。中型墓墓室长2.85~ 3.9米,宽1.6~3.2米。葬具为棺,有的有椁痕。其中两座保存完整,出土有青铜礼器等。小型墓多长2米,宽1米余。随葬品一般只出陶器,个别的也出铜鼎、铜等。
  
  车马坑中除2座兼埋车马外,其余12座只埋马匹。最大的一座车马坑东西长10米,南北宽9.1米,深3米,埋车12辆,马72匹。
  
  随葬器物  墓葬大都被盗,遗物较少,出土铜礼器16 件。60号墓出土一组共 6件,器形有甗、鼎、、尊、爵、卣。铜尊上有20多字的铭文,年代属西周早期。铜兵器有戈、戟、矛、镞、甲泡等。戈最多,戟次之,戈、刀合体的"钩戟"上部作钩形。有些兵器上也有铭文,如甲泡上有"衛(师)",戈上有"成周"等字,可证实这些墓葬是西周时期的卫墓。车马器出土数量较多,有毂饰、衡饰、轴饰、轭、銮、镳、当卢、节约以及马头上的兽面形铜饰等。陶器有鬲、罍、尊、瓿等。鬲的数量最多,都是夹砂灰陶,饰绳纹。原始瓷器有豆、罍、器盖,大都因盗扰而残碎。此外尚出有玉石、贝蚌、骨角、竹木器等。玉石器多鸟、兽、鱼、虫的象形饰件。在刻花骨板上则有极美丽的花纹。
  
  
  墓葬的性质与年代  根据墓葬规模、铜器铭文,结合《史记·卫世家》等文献记载,可以确定是卫国贵族的墓地。墓葬排列有序,且无打破及叠压关系,说明是宗族墓地。关于墓的主人,大型墓可能是侯伯或君夫人,中型墓大概是公族或官吏,小墓为陪葬的臣隶或平民。
  
  墓葬大致可分早、中、晚3期。 最早的可到西周初年,最晚的约属前8世纪卫国被灭时期。60号墓保存完整,出土器物较多,其年代有人认为是成王时,有人认为属康王时期。从器物观察,属康王时期的可能性更大。
  
  

参考书目
   郭宝钧:《浚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