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邓散木(1898~1963)
1)  Deng Sɑnmu
邓散木(1898~1963)
2)  taxonomic system of Deng Shuqun
邓叔群(1963年)的分类系统
3)  Lin Sɑnzhi
林散之(1898~1989)
4)  Teng/Tang/Tung
5)  Lorenz(1963) equations
Lorenz(1963)方程
6)  Xie Chen
谢臣(1940~1963)
补充资料:邓散木(1898~1963)
      中国现代书法、篆刻家。学名邓士杰,号为铁、钝铁、粪翁、散木、一足、夔等。1898年10月15日生于上海,12岁入上海华童公学学习英文,未毕业即回家钻研中文和书法。后得祖父同事李肃之指点,书法进步很快。1917年李肃之去世,邓散木入上海会审公廨。他一天能书写六七千字,被誉为写字快手。工余即在家中临帖。他学篆刻也主要靠自学,32岁时从赵古泥学篆刻。其篆刻着眼于整体的气势和意境,一生留下50余本印谱,5000多方印拓。在雄浑朴厚、气势磅礴的总的风格下,每方印又各有不同的面貌。给同一个人刻十数方名章,章法和刀法都各不相同。刻闲章更注意刀法、章法和印文内容的协调,刻边款能灵活运用篆、隶、草、楷、行诸种书体,有时也刻人像和肖形,生动传神,富有意趣。邓散木不仅精研篆、隶、楷、草各种书体,而且在每一书体中又兼善各派,把各派诸家的不同面貌加以吸收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兼长小楷与大字。30年代为杭州净慈佛殿所写匾额,每字一丈见方有余。他追求书法的天真、自然,而反对矫揉造作。晚年所作篆、隶,寓有甲骨文、竹木简的意趣。
  
  
  
  
   
  
  邓散木曾主编过《市场报》,还写过评论与小说。从30年代起就退职,以金石书法所得为生。
  
  1950~1955年,他在上海热心里弄街道工作,被选为新成区的人民代表和里弄居委会主任,参加过由上海文联组织的绍兴道墟的土改。1955年应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来北京从事小学语文课本的编纂工作,工作之余,积极参加组织中国书法研究社。
  
  邓散木著作甚丰,曾注《荀子》、《书谱》,著有《欧阳结体三十六法》、《中国书法演变简史》、《怎样临帖》、《草书写法》、《篆刻学》等。1980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天津、杭州、青岛等地举办了邓散木金石书法展,受到观众的赞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