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回送蒸汽机车
1)  returned steam locomotives
回送蒸汽机车
2)  steam locomotive
蒸汽机车
1.
lt also Proved that the use of this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scene to ensure that the steam locomotive depot repair needs.
为了保证蒸汽机车厂修质量,设计制造了烟管切割与焊接专用的切焊机,阐述了切焊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
2.
This paper analyzed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eam locomotive,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AW Rotory Cup Burner and the computing method of burner type selection,and reform content of the locomotive.
分析了蒸汽机车的特点 ,阐明了AW型转杯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于蒸汽机车的可行性 ;介绍了燃烧器的选型计算方法、机车改造内容 ;同时对于AW型燃烧器应用于蒸汽机车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了介
3)  steam engine
蒸汽机车,蒸汽机
4)  steam crane
蒸汽起重机;蒸汽吊车
5)  steam locomotive driver's cab
蒸汽机车司机室
6)  steam rotary dryer
蒸汽回转干燥机
补充资料:蒸汽机车
      以蒸汽机产生动力,并通过摇杆和连杆装置驱动车轮的机车。蒸汽机车携带一定数量的煤和水,能独立行驶在轨道上。
  
  基本造构及其工作过程  蒸汽机车由锅炉、汽机、车架和走行部以及煤水车等组成。
  
  锅炉  燃烧燃料和产生蒸汽的部件,包括火箱、锅胴和烟箱三部分。火箱由内火箱和外火箱两部分组成,内火箱底部是炉床,炉床下部有存放炉灰的灰箱。在锅胴内排列着不同数目的大烟管和小烟管,大烟管内套有使蒸汽干燥和加热的过热管。在内外火箱之间和锅胴内贮有锅炉用水,锅水覆没内火箱顶板和大小烟管,在锅水蒸发面上形成蒸汽空间。烟箱位于锅胴前部,内有烟筒、乏气喷口、反射板和火星网等通风装置。
  
  燃料投入炉床,在火箱内与从灰箱风门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热能,热能通过内火箱板和大小烟管,传递给周围的锅水和过热管中的蒸汽,烟气进入烟箱,通过烟筒排出。高压高温蒸汽由锅炉最高处的蒸汽包经调整阀、干燥管、过热管和主蒸汽管等蒸汽通路进入汽机。
  
  汽机  将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部件。汽机连同机械部分包括汽室、汽缸、活塞(又称鞲鞴)、十字头、摇杆、连杆、阀动装置等部件。阀动装置是支配汽阀与活塞协调动作的配汽机构,用于调节进入汽缸的蒸汽量和实现机车的前进或后退。锅炉发生的高压高温过热蒸汽进入汽室后,通过阀动装置的配汽作用,进入汽缸,在汽缸内膨胀作功,推动活塞时,机械能经活塞杆、十字头、摇杆等机械部件传递给主动轮,再经连杆传递给其他动轮,通过轮轨接触,牵引列车。
  
  车架和走行部  机车上锅炉、汽机等设备的安装基础。车架和走行部由车架、弹簧悬挂装置、动轮、导轮、从轮、轴箱、导轮转向架、从轮转向架和牵引装置等构成。锅炉、汽机等部件固装于车架上,经弹簧悬挂装置将重量由轴箱传至车轮,由钢轨支持。动轮把机械部传来的机械能转变为机车在轨道上的走行功。
  
  煤水车  装载煤、水、油脂和存放工具等的车辆,挂在机车司机室后面。煤水车由煤槽和水柜两部分组成。大功率机车,由于单位时间的燃煤量大,在煤水车上装有推煤机和输煤机,将煤均匀地喷投到炉床各处。
  
  热效率  蒸汽机车热效率很低,锅炉内燃料燃烧的热量只有一部分转变为蒸汽的热能,锅炉的效率一般为50%~80%。蒸汽在汽机内作功,汽机效率只有10%~15%。此外,在汽机到轮周的力的传递中,机械效率为80%~95%。因此蒸汽机车的最高热效率只有8%~9%,而且在车站停车,在机务段整备、停留等仍需消耗燃料,所以实际热效率只有5%~7%。
  
  分类  蒸汽机车可按多种方法分类。
  
  按用途分类  蒸汽机车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客运机车。动轮直径较大,一般为1700~2000毫米,最大的为2133毫米(84英寸)。客运机车通常在前面装有2轴小直径车轮的导轮转向架,以便平稳地通过曲线线路。动轮后面装有1~2轴小直径车轮的从轮转向架,轴列式为2-2-1,2-2-2,2-3-1,2-3-2式等。
  
  ② 货运机车。粘着重量和动轮轴重都较大因而牵引力也较大。动轮轴重一般为20吨左右,北美国家最高达35吨。中国货运蒸汽机车的轴重为20~22吨,动轮直径一般为1350~1750毫米。货运机车一般都有单轴引导转向架,视锅炉的大小安装1轴或2轴的后从轮转向架,轴列式多为1-3-1,1-4-0,1-4-1,1-4-2,1-5-0,1-5-1,和1-5-2式。坡道较大需用动轴数更多的重型机车,轴列式为1-3+3-1,2-3+3-2,1-4+4-1,1-4+4-2和2-4+4-2式的关节机车。
  
  ③ 客货通用机车。用于牵引重的旅客列车或较轻的快速货物列车。这种机车动轮直径同客运机车相近,动轮轴重接近货运机车,装用2轴引导转向架,轴列式为2-4-0,2-4-1和2-4-2式。
  
  ④ 调车机车。能以低速度牵引较多的车辆,在短途内运转。这种机车速度低,动轮直径小,动轮排列紧凑,固定轴距短,容易通过道岔和半径较小的曲线线路,不需导轮和从轮,机车的全部重量都作为粘着重量。轴列式为0-2-0,0-3-0,0-4-0,0-5-0式等。
  
  ⑤ 工矿机车。功率一般比铁路干线用的机车小,速度也不高,但需有足够的牵引力,动轮直径和轴列式同调车机车的相同。
  
  按工质利用分类  蒸汽机车按工质利用可分为:①单胀式机车,蒸汽在汽缸中膨胀工作一次即排入大气,机车构造简单,采用较广。②复胀式机车,蒸汽在一个或一对汽缸(高压汽缸)中膨胀工作后进入另一个或另一对汽缸(低压汽缸)再膨胀工作一次才排入大气。这种机车热效率虽高一些,但构造较复杂,采用较少。③凝汽式机车,乏气进入装于煤水车后部的冷凝器凝结成水,再泵入锅炉重复使用,损失的水由煤水车的水补充。机车构造很复杂,多在缺水地区使用。④饱和蒸汽机车和过热蒸汽机车,自从创造出机车用的过热器提高了蒸汽温度以后,汽机效率提高很多,饱和蒸汽机车即被改造成过热蒸汽机车。
  
  按汽缸位置分类  蒸汽机车按汽缸安装位置可分为:①外汽缸机车,机车汽缸固定于车架两边外侧,因检修方便,采用较广。②内汽缸机车,机车汽缸固定于车架内侧,有一根动轮轴制成曲拐轴,因检修不便,采用较少。③三汽缸机车,两个汽缸固定于车架两边外侧,第三个汽缸固定于车架中间。
  
  按车架形式分类  蒸汽机车因车架形式不同可分为:①板梁式车架机车,车架是板梁型结构,车架较轻,欧洲国家采用较多。②杆梁式车架机车,车架是杆状结构,用厚钢板切割成型或用铸钢铸造,采用普遍。
  
  按车架和动力单元的组成分类  蒸汽机车就其车架和动力单元的组成来说,可分为:①常规机车,只有一个固定车架组成一动力单元(包括汽缸、动轮、连杆装置和阀动装置等)并支承锅炉。②关节机车,除有一个固定车架组成的动力单元并支承锅炉后半部外,还有一个可转动的车架和后面的固定车架连接组成另一动力单元,并可滑动地支承锅炉前半部,起转向架作用。
  
  按水柜位置分类  蒸汽机车按水柜安装位置可分为:①煤水车机车,它的后部连挂一专门供机车长途行驶所需煤和水的煤水车,应用广泛。②水柜机车,在机车锅炉两侧各有一长方体水柜或为一鞍形水柜跨装于锅炉上,煤则存放于司机室后部的煤槽中。另一种水柜机车是将水储存在煤槽下部的水柜中。水柜机车储存煤水量较少。只用于调车、短途运输和工矿运输。
  
  按使用燃料分类  蒸汽机车按使用燃料可分为:①燃煤蒸汽机车,火箱内燃用烟煤,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机车。②燃油蒸汽机车,火箱内燃用雾化锅炉油,用于无煤的产油区或有特殊要求的地方。
  
  按原动机分类  蒸汽机车按所装用的原动机可分为:①以往复式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构造简单,应用广泛,通常所说的蒸汽机车就是指这种机车。②以蒸汽涡轮机为动力的蒸汽机车,称为蒸汽涡轮机车。涡轮机转速高,须配用减速齿轮箱,因而有电力传动的和机械传动的两种。排汽又有冷凝的和非冷凝的两种。蒸汽涡轮机车因构造复杂,造价昂贵,维修费用高,热效率比蒸汽机车高得不多,未能推广使用。
  
  发展概况  蒸汽机车问世至今已有 180年的历史。它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牵引力和功率的发展,表现为动轮轴数和辅助轴数的增加,锅炉和汽缸的加大;另一方面是热效率和机械效率的发展,表现为炉床面积和锅炉受热面积的增大,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提高,废热的利用,蒸汽机的改进,滚动轴承的采用等等。
  
  形成时期(1804~1830年) 瓦特发明蒸汽机后,1804年英国人R.特里维西克创造了一辆铁路蒸汽机车(图1),锅炉蒸汽压力为0.294兆帕(3.0千克力/厘米2),锅炉内装有一个平放的汽缸。机车有两对动轮,由齿轮传动,轴列式为0-2-0。机车装有一个大飞轮,借助于它的旋转惯性动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复运动。机车重4.5吨,时速8公里,能牵引10吨货物,5节车,可乘70名旅客。这一实践证实两个重要现象:光滑的铁的机车驱动轮可在光滑的铁轨上运行而不会空转;机车可以拖动比机车本身重得多的东西。后人继起研究,得知轮轨间粘着力、粘着重量、粘着系数、粘着牵引力等的相互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如何利用有限的机车粘着重量牵引更多的载重,至今仍在继续探讨。
  
  1814年 7月英国发明家G.斯蒂芬森造出他的第一辆机车,被誉为首次成功的机车。后来主要由G.斯蒂芬森之子R.斯蒂芬森设计建造的"火箭"号蒸汽机车(见彩图)于1829年10月参加蒸汽机车比赛,以运行可靠、速度最快得奖。比赛时最高时速为47公里。"火箭"号机车采用卧式多烟管锅炉,传热面积大,生成蒸汽快,锅胴与火箱拼接在一起,锅炉蒸汽压力为0.345兆帕(3.5千克力/厘米2);有两个与水平线成35°角斜装于锅炉两后侧的汽缸;有一对装于机车前部的动轮,动轮车轴左右各装一曲拐,互成直角,使机车动轮曲拐停在任何位置均能起动,轴列式为 0-1-1。乏汽从烟筒喷出,以诱导通风,促进燃烧。"火箭"号重4吨,能牵引装载重量三倍于机车自重的车厢。这是第一辆初具现代蒸汽机车基本构造特征的蒸汽机车。1830年R.斯蒂芬森又造出"行星"号机车,将卧式锅炉的内外火箱和烟箱制成一整体,这种形式的锅炉后称为机车式锅炉。"行星"号机车的两个汽缸装于锅炉前端的烟箱下部车架内侧水平位置,称为内汽缸式机车,只有一对动轮,装在后部,轴列式为1-1-0。运行时上下颠抖减轻。蒸汽机车的基本构造形式除广泛采用外汽缸式(汽缸装于车架前端两外侧)外,迄今无多大变化。
  
  发展时期(1831~1920年) 1830年以后,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先后开始制造蒸汽机车。这个时期机车动轮由二对或三对发展至四、五、六对。最早使用二轴引导转向架是美国于1832年制造的 2-1-0式"乔纳森兄弟"号机车,大型机车还在动轮后面装有较小的从轮。借助于从轮,机车可装载一个较宽大、较重的火箱。
  
  1884年瑞士人A.马利特发明关节式机车,牵引力大,并能顺利通过曲线。1888年建成第一台。最大的关节式机车是2-4+4-2式"大人物"号(图2),整备重量为543吨,锅炉压力为2.068兆帕(21.1千克力/厘米2),在时速120公里条件下,发挥出功率6000马力以上。
  
  1875~1900年广泛地应用蒸汽两次膨胀原理,创造了复胀式机车,提高了机车热效率。1900~1920年由于采用蒸汽过热和给水加热等装置,机车的热效率、牵引力和功率又有提高。
  
  探求新设计时期(1920年以后)  这一时期,蒸汽机车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20~30年代,机车的锅炉压力由 1.373兆帕(14千克力/厘米2)提高到2.000~2.069兆帕(20.4~21.1千克力/厘米2),试验性高压机车的锅炉压力甚至高达9.807兆帕(100千克力/厘米2)以上。高压机车采用水管式锅炉,虽然热效率较高,但构造复杂,重量大,造价高,维护困难,维修费高,而且极易发生故障,运用可靠性差,因而未能正式投入运用。但一般机车的锅炉压力以美国、加拿大最高,为2.068兆帕(21.1千克力/厘米2)。40~50年代,有些国家进一步提高了过热蒸汽温度,如苏联JIB和2-4-2型机车最高温度达430~440℃。奥地利人G.吉士林根创造的高效率矩形通风装置(扇烟筒),已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利用废气热来加热给水的混合式给水加热器已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的前进型、建设型和人民型蒸汽机车都已安装这种设备。为了提高机车热效率,目前仍在继续研制凝汽式蒸汽机车。近年来还提出了蒸汽机车使用沸腾炉床,燃用煤气等建议,希望使蒸汽机车的热效率达到10%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蒸汽机车由于热效率低,已大部分被热效率高的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所代替。蒸汽机车在美国、西欧国家、日本和苏联等国已于1960~1977年期间相继停止使用。在印度和一些不发达国家,蒸汽机车仍占铁路机车一半以上。在中国,蒸汽机车还是铁路的主要的牵引动力。
  
  中国的蒸汽机车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是1881年利用煤矿起重机的锅炉和一些旧钢材装配制成的。20世纪上半叶使用过性能较好的机车有1-4+4-1式机车(图3)和2-4-2式客货通用机车(图4)。中国于1952年制成第一台蒸汽机车,以后逐步发展出解放型和建设型(1-4-1式),胜利型和人民型(2-3-1式),FD型和前进型(1-5-1式)等六种主型蒸汽机车。  解放型和建设型机车  解放型机车是中等功率的货运机车,目前多为调车和小运转用。建设型机车是1957年在解放型机车的基础上设计而成的,与解放型机车相比,锅炉用全焊结构,蒸汽压力提高至15千克力/厘米2,并加装了加煤机、给水加热器、自动调整楔铁等设备,目前是干线货运主要蒸汽机车之一。
  
  胜利型和人民型机车  胜利型机车1956年试制成功,其结构特点是增加过热和蒸发传热面积的比值,采用特洛菲莫夫分动式汽阀,煤水车底架、水柜、煤槽均采用电焊焊接结构等。胜利型机车是主要客运蒸汽机车之一,目前在干线上已逐步被柴油机车所取代。人民型机车是在胜利型机车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于1958年制成。锅炉采用全焊结构,蒸汽压力提高至15千克力/厘米2,构造速度为每小时110公里,并增加了加煤机、给水加热器和自动调整楔铁等装置。人民型机车是铁路干线和支线上的主要客运蒸汽机车之一。(见彩图)
  
  
  FD型机车  中国在苏联30~40年代制造的机车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大功率货运机车,大多已经报废。
  
  前进型机车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干线主型货运蒸汽机车。1956年试制成功,当时称和平型机车,现称老前进型机车。机车轴式1-5-1,当计算供汽率为70千克/米2·小时时,机车轮周功率为2960马力,但锅炉蒸发量不能满足运行的需要,仅生产了40多台。1964年对锅炉进行重新设计,采取了加装燃烧室,改变烟管排列,改进烟箱通风装置等技术措施,使锅炉的供汽能力显著提高,满足了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前进型机车采用全焊结构锅炉,蒸汽压力为15千克力/厘米2,有1200毫米长的燃烧室,炉床面积为6.8米2,火箱传热面积32.5米2,火箱容积13.56米3,有直径133/125毫米的大烟管69根,直径51/46毫米的小烟管80根,锅炉蒸发传热面积为255.3米2
  
  前进型机车采用单胀式双汽缸,汽缸直径 650毫米,活塞行程800毫米,汽阀直径300毫米。有五对动轮,直径1500毫米,机车粘着重量100.5吨,有4轴和6轴两种煤水车。它能利用6%~10%的汽缸排出的乏气量,将给水加热到70~100℃,可以节水 7%~9%,节热6%~8%。它装有粘着重量增加器,使粘着重量增大8吨。前进型机车最高热效率可达8.42%,通常为5.5%~8.0%。这种机车的缺点是:过热蒸汽温度较低,烟渣飞扬损失较大,通风效率和机械效率低,粘着牵引力不能适应汽缸牵引力的要求等。
  
  

参考书目
   孙竹生编:《蒸汽机车工程》,龙门联合书局,上海, 1953。
   前进型蒸汽机车编写组编:《前进型蒸汽机车》,中国铁道出版社,北京,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