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一套定音鼓
1)  A set of kettledrums.
一套定音鼓
2)  kettledrummer [英]['ketldrʌmə]  [美]['kɛtḷ,drʌmɚ]
定音鼓鼓手
3)  timpani;kettle drum
铜鼓; 定音鼓
4)  timpanist [英]['timpənist]  [美]['tɪmpənɪst]
定音鼓手
5)  kettledrum frame
定音鼓架
6)  kettledrum [英]['ketldrʌm]  [美]['kɛtḷ'drʌm]
定音鼓
补充资料:定音鼓
定音鼓
timpani

   击奏膜鸣乐器。管弦乐队中使用的重要的打击乐器,乐队鼓中唯一可按确定音高调谐的乐器。从1700年以后,每个标准的管弦乐队至少要有两架定音鼓,通常3~5只,由一人击奏。鼓的腔体像一个底部呈半球形的大锅,由黄铜或紫铜制作,口上蒙以皮膜,周边用螺丝调节松紧,既可用手调也可用踏板调节。定音鼓可有五度的音域(如C调中可从C到G)。现代5个大小不同的定音鼓最低可调至中央C下面第二  C,最高到中央C上面的A(即C1~a)。交响乐队中通常用 3个定音鼓,演奏者站在鼓前,通常大的在左面,小的在右面,用一对包着的鼓槌敲击。鼓槌的软硬和敲击鼓面部位的不同,都能影响音质的变化。最有戏剧性的效果是滚奏,可产生长持续音。定音鼓起源于阿拉伯的纳加拉鼓,约于13世纪后期传入欧洲,15世纪用于军乐队 。由于它丰富和广泛的表现力,定音鼓在西方音乐中使用得非常普遍。17世纪进行了一些改进,开始在管弦乐队中使用,一般用一对,相距五度,一个演奏作品的主音,另一个奏属音,这种作法一直延续到贝多芬时代 (18世纪末~19世纪20年代)。1850年间作曲家经常改变鼓的调音,用来替代整个乐章或一首作品单一的调音。这导致踏板定音鼓的发明以及只需摇动一个手柄即可调节所有螺丝的机械定音鼓的出现。结构不同的定音鼓有手调定音鼓、机械定音鼓、行进定音鼓、万能定音鼓和踏板定音鼓等。最早把定音鼓用于管弦乐队的是意大利作曲家C.蒙泰韦尔迪,用在他的歌剧《奥尔甫斯》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