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起动辊;麻花辊
1)  felt widening rol
起动辊;麻花辊
2)  felt widening roll
麻花辊
3)  worm roll
舒展辊,麻花辊
4)  fully wormed roll
展毯辊,舒展辊,麻花辊
5)  starting roll
起动辊
6)  roll flower
辊花
1.
This paper st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AD technology to roll flower in cold roll forming.
论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于冷弯成型辊花设计的意义 ,提出了设计构想 ,在 Auto CAD环境下开发了冷弯成型辊花设计和变形过程分析模拟的软件模块 ,对未来冷弯成型计算机辅助辊花设计软件开发工作提出了展
补充资料:麻花
【通用名称】
麻花
【其他名称】
麻花 (《别录》)
【异名】
乌麻花(《千金方》)。
【来源】
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株花枝。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化学成分】
雌花花穗分泌的树脂含大麻酚、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等麻醉性物质,其中四氢大麻酚活性最强,大麻二酚次之,大麻酚最小。大麻树脂尚含大麻二酚酸、大麻葛酚和反式桂皮酸;此外,树脂还含胆碱、胡芦巴碱、蕈毒碱;又含精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 麻花水汽蒸馏,约得挥发油0.5%,其中含丁香油酚、α-蒎烯、β-蒎烯、莰烯、α-松油烯、γ-松油烯、β-水芹烯、芳樟醇、氧化反式芳樟醇、香桧烯、α-芹子烯、β-金合欢烯、α-佛手柑油烯、姜黄烯、氧化石竹烯等。 另含哌啶,是恶臭物质,野生大麻恶臭特甚,即因多含哌啶之故。 麻花尚含抗菌成分,参见"麻叶"条。
【药理作用】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大麻或称印度大麻(主要为雌花花穗及少量果实、小叶及细茎部分)对人的精神状态有特殊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因剂量、给药途径及用药时的特殊环境而有不同,特别与个性有很大关系,吸食后或思潮起伏、精神激动、自觉欣快:或沉湎忧郁、惊惶失措。较大剂量常多生幻觉,长期服用,则精神堕落,严重丧失工作能力。这些作用主要由其中所含的四氢大麻酚所引起,久用可产生耐受性,甚至可以耐受比致死量还大的剂量,停药时并不产生戒断现象。内服时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产生与吸入时相同程度的作用,而且作用发生也较慢,可能是有效成分被消化液破坏,也可能通过肝脏时被破坏一部分所致。Δ9-THC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既有兴奋又有抑制,动物的自发活动受到抑制,但给予外界刺激则其反应却更为敏感,对于巴比妥类的睡眠时间有延长作用,但对苯丙胺引起的自发活动增加却也有协同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抗伤害(止痛)作用(热板法)。 ②抗菌作用 欧产大麻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酸性,带有酚性或羧基基团的非结晶物质,难溶于水而能溶于乙醚、石油醚等溶媒中。1:150000时能抑制结核杆菌,而对革兰氏阴性的大肠-伤寒菌属、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无效。全血、血浆、血清可部分灭活此成分而降低其抗菌效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此成分在1:100浓度时,可立即杀死之;1:10000浓度时则需8小时。临床上可用于口腔、耳鼻喉、皮肤之消毒。
【毒性】
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毫克/公斤):42.5(静脉注射)、455(腹腔注射)、482(灌胃);对大鼠的半数致死量则分别为:28.6、373及666。中毒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反射亢进,继之发生抑制,翻正反射消失,呼吸困难,以至死亡。死后解剖发见肺充血水肿,其他器官未见明显异常。
【性味】
苦辛,温,有毒。 ①《吴普本草》:"雷公:辛,无毒。" ②《药性论》:"味苦,微热,无毒。"
【功用主治】
祛风,活血。治风病肢体麻木,遍身苦痒,妇女经闭。 ①《药性论》:"治遍身苦痒,逐诸风恶血,主女人经候不通。" ②《纲目》:"治健忘及金疮内漏。"
【宜忌】
①《吴普本草》:"畏牡蛎。" ②《药性论》:"蟅虫为使。"
【选方】
①治风病麻木:麻花四两,草乌一两,炒存性,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服三分,白汤调下。(《纲目》) ②治瘰疬:麻花、艾各等分,合捣作炷,灸疬子一百壮。(《千金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