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攻城炮兵;攻城炮
1)  siege artillery
攻城炮兵;攻城炮
2)  siege train
攻城炮兵连
3)  siege gun
攻城炮
4)  attacking city
攻城
1.
During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attacking city was a popular war with unparalleled strategies, skills and compaigning theories.
《孙子兵法》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5)  battering ram
攻城槌
6)  siege train
攻城装备
补充资料:攻城槌
攻城槌
攻城槌

攻城槌,又称撞城锤,一个由绳子、木头、金属块组成的简易而笨重的武器。正是这个要几十个大汉才能抬得动的庞然大物,曾经在十字军东征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中世纪集体作战兵器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而被载入史册。

掐指一算,在中世纪走向全盛的攻城槌至今已有1000多岁的“高龄”。虽然当年那些木制的摧城拔寨的王牌杀手锏无法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但是它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太老”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以另一种形式展现着自己的英姿和千年不朽的精神。

在大炮等火器发明之前,如何能够攻破敌人坚固的城池,除了通过投石器等杀伤城内的守兵以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靠攻城槌撞开城门杀出一条血路。

早在公元前8世纪,兴起于今伊拉克境内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出征攻打其他城邦时就已经掌握用攻城槌突破敌人城堡的方法。只是由于生产力所限,那时的攻城槌结构比较简单,并没有被派上大用场,也没有确切的历史纪录。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世纪前后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下的马其顿帝国首次把攻城槌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攻城利器载入战争史册。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后来,罗马人学习了希腊人先进的建筑技术,对原有的攻城槌不断作出改进,并根据实际战争的需要设计出了“运动自如、攻防兼备、功能齐全”的攻城车和攻城塔。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