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他写书文笔艰涩。
1)  His books are written in a laborious style.
他写书文笔艰涩。
2)  The style is difficult and dull.
文笔艰涩无味。
3)  make difficult reading
文句艰涩
4)  involved and abstruse writing
文词艰涩
5)  a laborious style of writing
艰涩的文体.
6)  He sat down and drew up the document.
他坐下来写文书。
补充资料:文笔
      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最早见于东汉王充《论衡·超奇》:"乃其中文笔不足类也。"这是以文章为文笔。到南朝"文笔"分为两个词,《南史·颜延之传》:"竣得臣笔,测得臣文。"这是分别"文"和"笔"的最早记录。颜延之以有韵而有文采的作品为"文",无韵而有文采的作品为"笔",没有文采的作品为"言"。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又说:"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传记有文采,所以是笔;经典没有文采,所以是言。但刘勰不同意他的说法,认为"《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不〕(果)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刘勰认为经典里也有笔,不能说经典不是笔(同前)。
  
  文与笔的区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认识。颜延之的认识,还停留在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所谓有韵无韵,有无文采,其实并不能成为区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真正标志。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文与笔的区分也逐渐从形式手法方面转向了文学性质方面,如刘勰论文,在《文心雕龙》的《体性》篇里强调风格,《风骨》篇里称"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强调抒情而形成风格的才是文,又如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说:"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认为文的性质是以情动人的,在表现上又具有一定的艺术特点,这样的认识就大大前进了一步。
  
  南北朝时,还有诗、笔对举的用法,如萧纲《与湘东王书》中所说的"诗既若此,笔又如之"。到了唐朝,以诗笔对举更为普遍,如"杜诗韩笔"等。唐以后诗文分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