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盐碱地排水
1)  saline-alkali land drainage
盐碱地排水
2)  percolating water from saline-alkali soil
盐碱地渗水
1.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Na~+/K~+ in percolating water from saline-alkali soil on the growth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盐碱地渗水盐度与钠钾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3)  Suaeda salsa L
盐地碱蓬
1.
Study on Remediation Effects of Suaeda salsa L. Planting on Coastal Saline Soil;
种植盐地碱蓬修复滨海盐渍土效果的研究
2.
The effects of Suaeda salsa L.planting on the soil microflora in coastal saline soil;
种植盐地碱蓬改良滨海盐渍土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3.
Comparison of the Stress Effects of NaCl and Na_2CO_3 on Suaeda salsa L.;
NaCl和Na_2CO_3对盐地碱蓬胁迫效应的比较
4)  saline-alkali land
盐碱地
1.
Progress of improv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aline-alkali land;
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进展
2.
A report on planting trial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Da an City, Jilin, China;
大安市盐碱地造林试验初报
3.
A research on Ephedra cultivation in saline-alkali land;
盐碱地种植麻黄试验研究
5)  saline land
盐碱地
1.
Research on the net-cage culture of Paralichthys lethostigma in low salinity water pond for saline land;
盐碱地低盐水池塘网箱套养漠斑牙鲆技术研究
2.
Primary study on vegetation succession of saline land in the bird island of Qinghai Lake;
青海湖鸟岛盐碱地植被演替的初步研究
3.
Research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and control of saline land;
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
6)  saline soil
盐碱地
1.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s of saline water drip irrigation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watermelons grown in saline soils;
微咸水滴灌对盐碱地西瓜产量品质及土壤盐渍度的影响
2.
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salt transport in saline soil under drip irrigation condition in shallow groundwater area;
地下水浅埋区盐碱地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运移研究
3.
Effect of microelement complex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wheat grown in saline soil;
复合微肥对盐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效应
补充资料:盐碱地排水
      排出盐渍土地区土壤中为害作物生长的盐分和水分的措施。有改良盐渍土、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作用。
  
  概述  中国《吕氏春秋·任地》篇中关于"甽浴土"的记载,即指通过排水冲洗盐渍土。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排水始于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前后,人们对排水、灌溉和土壤盐渍化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波纹塑料管、开沟铺管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盐碱地排水技术的发展。
  
  排水是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基本措施。在无排水系统的条件下过量灌水,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如巴基斯坦自20世纪以来农田灌溉发展较快,但排水措施未能跟上,导致60年代土壤盐渍化、沼泽化面积扩大到占耕地面积的65%左右,后因发展了竖井排水才基本得到控制。中国在黄淮海平原自50年代起发展引黄灌溉。但排水系统不配套,使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迅速发展。自60年代初以来采取疏浚河道,建立田间排水系统,发展井灌、井排等措施,土壤盐渍化面积也逐渐减少。
  
  水盐运动规律  土壤中的盐分主要随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盐分由于土壤毛管作用,而随水分上升地表;在降雨或灌溉时,入渗水挟带表层盐分向深层移动或排入排水沟,使表层盐分逐渐减少。这种盐随水流动的现象称对流运动。在对流过程中由于盐溶液通过土壤孔隙速度的不均匀性,引起土壤盐分机械弥散运动。盐溶液自身由于浓度不同而有扩散运动,此外还有固态盐溶解等运动。因此,冲洗排盐过程可以用水动力弥散(包括扩散和机械弥散)、对流和溶解二维微分方程式表示。
  
  排水要求  盐碱地排水因盐渍土中盐分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盐渍土中氯化钠主要通过对流和扩散运动排除,无溶解过程,不受洗盐季节温度的影响,排水流速可大些。硫酸钠有溶解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季排水冲洗含硫酸钠盐的效果差,水流速度不能太大。硼能被土壤吸附,因此排水洗硼比排水洗硫酸盐的速度要慢,需要的水量也多。
  
  控制地下水埋深在临界深度以下,是盐碱地排水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不致引起耕层土壤积盐危害作物生长的最浅地下水埋深。影响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因素有气候(主要是降雨和蒸发)、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等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灌溉排水和施肥等人为活动,可采取定位观测,结合土壤调查分析来确定,也可由地下水蒸发量和积盐时间等确定。一般轻质土壤的地下水临界深度在 1.8米左右,透水性弱的粘土和透水性强的砂土比轻质土壤的临界深度低1.3米左右。
  
  排水措施  盐碱地排水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和生物排水等多种。明沟排水最普遍,但较深的沟易塌坡;暗管排水发展较快,但工程投资较大;竖井排水对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明显,且可结合井灌,能起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作用,但耗能较多;生物排水主要靠林网和田间作物蒸腾作用来降低地下水位,一些泌盐植物(如胡杨、柽柳等)还有排盐作用。以上措施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选用。中国盐渍土地区一般是在治理河道、打通排水出路的基础上,修建田间排水工程,实现沟、井、林网结合。
  
  采用明沟排水时,一般以农沟控制地下水埋深在临界深度以下。农沟深度等于临界深度加排水沟水深,再加上排水地段中部的地下水位与排水沟的水位差。如黄淮海平原轻质土地区农沟深度为2.5米左右,粘质土地区为 1.5米左右。排水沟布设间距一般按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进行计算。由于各地土壤及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在实践中常根据观测资料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沟距通常是沟深的80~100倍。
  
  在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或有排涝、防湆要求的地区,在农沟以下还需设置毛沟,以利于加快土壤排盐和排除地面水。一般毛沟深为1米左右,间距为50~100米。为开垦滨海粘质土壤的盐碱荒地以种植水稻,还应修筑临时性的浅密小沟(沟深0.5米,间距在7~25米不等),以加速淋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