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线性偶合动态论
1)  linear coupled dynamic theory
线性偶合动态论
2)  linear coupled dynamic theory
线型偶合动态论
3)  nonlinear coupled
非线性偶合
4)  nonlinear phase dynamic theory
非线性相位动态理论
5)  dynamic linearity
动态线性
1.
A fast pyrometer with wide dynamic linearity for shock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用于冲击波温度测量的宽动态线性光学高温计
2.
A dynamic linearity model of the 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 has been founded,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mechanical vibration principle.
在电磁学原理和机械振动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致动器的Terfenol-D棒、弹簧和输出顶杆的机械阻抗,建立了致动器的动态线性模型,该模型描述了输出位移和输入电流间的关系。
6)  Liner charge
线性不偶合装药
补充资料:动态比较优势论


动态比较优势论


  动态比较优势论后起国通过扶植和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发掘其潜在的比较优势,以实现自己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赶超战略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由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50年代中期提出。他针对D.李嘉图的静态比较优势论不考虑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改变原先的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进而改变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他根据德国经济学家F.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提出了日本规划产业结构的两项基本基准,即“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引导产业结构向重工业化、高加工度的方向发展。他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暂处于劣势的产业,可能会在动态的发展中转化为优势产业。对这些产业,不但不应该放弃发展,反而应当加以扶植。若发达国家着重发展收入弹性较高的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只发展收入弹性低且技术进步率低的产业,双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就会拉大。发展中国家如果只讲静态比较优势,固守旧式分工格局,其产业结构就无从演进,就会永久落伍,丧失前途。倘若日本原封不动地照搬“比较成本学说”,工业结构的优化乃至高速经济增长均是不可能出现的。实际上,该理论主张在战略上重视潜在的将来的比较利益,在战术上重视近期的现实的比较利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