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义务工作小组
1)  voluntary work group
义务工作小组
2)  obligatory work
义务工作
1.
Voluntary service and obligatory work:the behavior pattern influenced by two kinds of concepts--Case study in Pearl Delta of Guangdong Province;
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两种观念影响下的行为模式——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为个案的研究
3)  Working Party on Financial Disclosure
财务资料披露工作小组
4)  Working Group on Care for the Elderly
老人服务工作小组
5)  group work
小组工作
1.
The Analysis of Group Work Method In Resolving Freshman s Adaptability;
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小组工作方法探讨
2.
A Refle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Work to the Improvement of Homosexuals Survival Plight;
小组工作在同性恋者生存困境改善中的应用及其反思——以某“同性乐小组”为例的探讨
3.
A Research on Group Work Intervention in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Take Patients to a Psychiatric Hospital of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as a Case
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介入研究——以天津市南开区某医院精神科患者为例
6)  social group work
小组工作
1.
The study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group work in the social work with elders.
本文探讨了把小组工作应用在社会区老年人服务中的可行性,提出要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小组工作模式。
补充资料:香港义务工作宣言

义务工作精神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因素,蕴含慈善、自由及尊重人性尊严的价值,不分文化、种族和性别,是普及和共通的,是公民社会不可或缺的。它也是牟利和非牟利两个社会部门的重要桥梁。

基于:

义务工作是个人和团体追求自由选择、尊严、关怀和分享的根基,籍此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爱、善用才干及发挥潜能,履行对社会的权利和义务,应付社会各种挑战;

义务工作不仅能帮助别人,义工本身也因此受惠,更是动员社区参与的一股主要力量,建立互信互助精神,因而促成一个凝聚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义务工作缔造未来%26mdash;%26mdash;我们今天为义务工作所做的,对未来带起积极的作用,不仅影响日后的义务工作发展,还惠及明日的社会发展。

我们认同义务工作精神是社区建设的一股动力。

因此,在任何的社会情况下义务工作精神必须可以持续发展。今日与会的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私营部门及公民社会团体若都身体力行,持续义务工作精神方能实现。我们作为义务工作精神的倡议者及实务人员须致力于:

1、坚持义工服务的信念,关注联合国订立的%26ldquo;千年发展目标%26rdquo;,协助建立健康、有凝聚及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2、争取一个有助持续发展义务工作精神的社会架构。

3、为社会人士,包括少数族裔和弱势社群提供有意义的机会和渠道,行使做义工的权利,就社会问题、蜕变的需要和社区的期望包括其特点和需要作出回应。

4、提升个人力量全面发挥潜能包括自立和创作能力。

5、透过妥善的管治及专业的方法管理义工,确保运作问责和有效能。

6、寻求与政府及工商界组成策略性伙伴,发展义工服务。

7、发动跨界别伙伴合作,方便扩阔网络和提高参与。

8、运用科技及全球资讯系统创造沟通、参与及联系的新机会,扩大知识互享及服务交流。

9、紧贴社会变化及趋势,制订相应策略以发展义务工作精神。

10、为世界各地的决策者、施政者及义工领袖提供平台,扩大及深化义务工作的价值,加强国际网络连结及交流,制定持续发展义务工作精神的全球方案。

我们呼吁和义务工作精神有关连的各界人士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套社会架构,具备条件,使义务工作精神得以持续发展,才能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我们促请:

政府确认义务工作是重要的社会资本,为持续发展义务工作精神提供有利环境,投放稳定的资源和支持予推动义务工作的基建团体,同时肯定义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工商界支持义务工作,视之为企业社会责任,并担当添增公民社会能力的伙伴。

传媒界积极向公众传播义务工作精神的价值,协助营造环境,使社区参与义务工作得以持续。

教育机构和家长组织为年轻人提供平台,通过参与义工服务,达至全人的学习。

专业团体动员有关界别,促进各成员担任义工,发挥技能和专长,服务社群及回应社区问题。

宗教团体肯定义务工作是切合信仰的社群服务。

任用义工的机构缔造和善的服务环境,并就对义务工作精神的期望所引发的变化,作出回应,开创模范、订出策略和导向,加强全球义务工作力量。

我们期望联合国通过议案,重申继续支持义务工作精神的需要,并会响应联合国订立国际义工年的呼吁誌庆2001+10(即2011年)。

此宣言的英文版于2005年11月8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的第10届国际志工协会亚太区义工会议上获得通过。

义务工作发展局

国际志工协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