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学参军
1)  SONG: adjutant for education
文学参军
2)  literature pioneers
文学新军
3)  The Army of Henan Writers
文学豫军
4)  military literature
军事文学
1.
Feminine images are beautiful scenery in Chinese military literature.
女性形象是建国后中国军事文学中一道瑰丽的风景,从“十七年”军事文学到20世纪90年代军事文学,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一个从模糊走向清晰的演变过程。
2.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reation process of Red Sorghum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formation in the 1980s so as to clarify Mo Yan\'s motivation for writing the novel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ging military literature of the 1980s as well as to probe into his dilemma and strategies in creation and the reciprocal impact between him and the literary trends of thought in the 1980s.
论文以80年代文学生成的视角,具体考察《红高粱》诞生的过程,试图从纷繁复杂的"红高粱"现象中,厘清《红高粱》的创作意图以及莫言与80年代高潮迭起的军事文学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其创作困境、策略以及其与80年代文学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
5)  army literature
军旅文学
1.
In peacetime, army literature should still try to carry forward idealism and heroism, to shape true and moving heroes, as well as to avoid common customs, which will give prominence to army characteristics.
在和平时期,军旅文学仍应极力弘扬理想和英雄主义,塑造真实感人的英雄,力戒世纪化,突出军旅特色。
6)  military literature
军旅文学
1.
An exotic flower bloomed late in military literature——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 in Zui Tai Ping;
军旅文学中迟放的奇葩——试析《醉太平》人物的性格心理
2.
Warfare is the important theme of military literature.
战争是军旅文学一个重要的主题,军旅小说虽然以战争作为自己的传达对象,但它终究不是战争学,而是一种倾向“人学”的艺术创造。
3.
In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contemporary military literature,writers who were born in Henan province have all made achievements.
在当代军旅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河南籍作家均取得不俗成绩。
补充资料:山西新军
      抗日战争初期,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创建并实际领导的属第2战区晋绥军建制的一支抗日部队。1936年9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利用阎锡山邀请薄一波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的机会,决定由薄一波等组成从事公开工作的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员会,以合法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该委员会成员到达太原后,即同国民党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集团建立了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接办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参与主持了山西军政训练委员会的工作,并经过军政训练班等机构先后训练近两万名军政干部。抗日战争前夕,阎锡山曾一再考虑过要整军扩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薄一波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动群众组织武装的指示精神和广大群众武装抗日的强烈要求,正式提出组建山西新军的建议,阎锡山同意先试建一个团。8月1日,即以原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和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的一部为基础组成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并由1个总队(相当团)迅速发展为4个总队。日军侵入山西后,山西旧军节节败退。这时薄一波又向阎锡山提出再组建新军 5~10个旅的建议。阎锡山迫于形势需要,同意继续组建5个旅,于是,共产党人以不同渠道和方式,很快组建起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1、第2、第3、第4纵队和工人武装自卫总队。 决死队各纵队的正式番号依次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第2 、第3、第4旅。工卫总队于1938年春扩编为工卫纵队,1939年春改称第 207旅(但通常称工卫旅)。山西新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八路军帮助下,不断发展壮大。1939年初,新军又以政治保卫队的名义由各牺盟会所属游击队组成第209、第212、第213旅;另由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组建了暂编第1师。到1939年12月,列入正式建制的山西新军部队共有46个团另4个游击支队(团),总兵力约5万余人。新军的实际兵员超过了当时的山西旧军。
  
  山西新军各部队普遍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实行政治委员制度。绝大多数的旅政治委员由共产党员担任,他们是部队的最高首长,拥有最后决定权。团、营、连的主要政治工作干部也大都由共产党员担任。从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山西新军的领导,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新军成立后,即分别活动于晋东南、晋西南、晋西北地区,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带动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新军在与八路军协同作战中,阻击日军进攻,粉碎日军围攻、"扫荡",胜利地进行了许多次重要战役战斗。
  
  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首先在山西发起"十二月事变",命令旧军进攻新军,摧残牺盟会等抗日救亡团体和抗日民主政权。新军被迫奋起还击,终于挫败了旧军的进攻。1940年春,新军各部重新整编为27个团,仍保留晋绥军番号,实际上已经加入八路军的序列,分别集中于晋东南和晋西北两个地区,继续坚持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积极配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最终地破坏了山西统一战线局面。这时,山西新军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参加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