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道而弃
1)  To give up half way
中道而弃
2)  Stand in Middle of the Road
中道而立
1.
People should try hard to carry out "Stand in Middle of the Road", "Harmonious and Discriminative", "Neutralise an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etc, which was advocated in Godlen Mea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中庸思想对健身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们在健身活动中应努力实践中庸所提倡的“中道而立”、“和而不同”、“中和而知权”等思想。
3)  Stop halfway
中道而废
4)  One died in the mid-way
中道而殁
5)  Follow the middle course
中道而行
6)  The Unity of the Wise and the Mean
极高明而道中庸
补充资料:中道(madhyamapratipad)
【中道(madhyamapratipad)】
  zhongdao
  佛教教义。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同经卷五:“若说有边则无有中,若说有中则无有边,所言中者,非有非无。”《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又“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大小乘对中道解释不尽相同。1、小乘佛教一般以八正道为中道。《中阿含经》卷五十六:“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眼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2、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即空谛、假谛、中道第一义谛。3、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有内识在故非空,非空非有是中道。即是唯识义。《成唯识论》卷七:“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亦即是中道。”4、三论宗以“八不”为中道。《中论疏》卷二:“中道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即是八不。”中道又是一真不二之谓,含义亦与真如、法性、法身、法界、佛性、实相等相同。(刘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