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太庙局
1)  SONG: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Service
太庙局
2)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太庙
1.
On the Deliberations of Placing Emperor Tongzhi s Ancestral Tablet in the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穆宗神主升祔太庙筹议述论
2.
Wan Sitong, Qing scholar, believed that there were several new and unusual practices in religious rites at the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of the Yuan Dynasty, some even in violation of classical rites.
清代学者万斯同认为元代太庙祭礼有一些新异之处,有些则有违古礼。
3)  Taishanmiao
太山庙
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ishanmiao granitoids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rming of polymetallic minerals;
豫西太山庙花岗岩体特征与多金属矿产的关系
4)  front hall in the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太庙前殿
5)  the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at the Eastern Capital
东都太庙
6)  the 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in Beijing
北京太庙
补充资料:太庙
      中国明清木构建筑群。今名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位于紫禁城午门左前方,以符"左祖右社"的封建传统礼制。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正统十一年(1446)、天顺元年(1457)、弘治四年(1491)、正德十五年(1520)均进行过修葺和增筑。清顺治五年 (1648) 和乾隆时又有过较大规模增修。清帝逊位之后,太庙仍归清室保管。民国十三年(1924)由清室缮后委员会接收,改为和平公园。十七年(1928)由故宫博物院管理,废除园名继续开放。1951年 1月划归北京市总工会,同年 4月30日改名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庙坐北朝南,围墙两重,外垣正南辟琉璃花门三道,左右旁门各一。内垣正门为戟门五间,黄琉璃筒瓦屋面,单檐庑殿顶,檐下施单抄双下昂斗栱,坐落在汉白玉石护栏围绕的白石须弥座台基上,台基前后踏道三出。戟门前有单孔白石拱桥5座,戟门左右旁门各一。桥北面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左为神库,右为神厨。戟门内外原列戟 120根,今不存。
  
  戟门内正面为前殿,是太庙的主体建筑,面阔十一间,黄琉璃筒瓦屋面,重檐庑殿顶,下檐施单抄双下昂斗栱,上檐施双抄双下昂斗栱,台基三重,以汉白玉石护栏围绕。殿前月台宽阔,台前踏道三出,左右各一出。殿后台基与中殿台基相连,正中踏道三出。殿内楠木梁架,柱用沉香木包镶,金砖墁地。每次大祭时皇帝在此祭祀先祖列帝。前殿左右两厢配殿各十五间,黄琉璃筒瓦屋面,单檐歇山顶。东配殿祀配享王公,西配殿祀配享功臣。
  
  中殿九间,黄琉璃筒瓦屋面,单檐庑殿顶,施单抄双下昂斗栱,须弥座白石台基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围绕,左右踏道各一出。殿内供奉列圣、列后神龛。中殿左右配殿各五间,黄琉璃筒瓦屋面,单檐歇山顶,是存贮祭器的地方。
  
  后殿又称祧庙,殿前有墙与中殿相隔另成一院。墙正中辟琉璃花门三道,左右旁门各一。后殿及台基等形制与中殿皆同,殿前月台正中踏道三出,左右各一出。殿后围墙正中辟琉璃花门三道。后殿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主的地方。清代在殿内置肇祖、兴祖、景祖、显祖四神位。
  
  太庙西侧午门前有阙左门,端门北有庙右门,南有太庙街门,三门均西向,是皇帝由紫禁城前往太庙时出入的大门。后为行走方便,又在阙左门东不远处辟太庙西北门。天安门东侧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则是太庙改为公园时为游人新辟的大门。
  
  太庙建筑虽经多次修葺,但大部仍为明代所建,是一组珍贵的历史建筑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太庙的主要建筑安装了雀网,制定了保护措施。但因游览、使用的需要,中殿、后殿后檐都开辟后窗,庙内还增建了许多新建筑,破坏了原有的部分布局和景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