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马来语文法和辞典
1)  Grammar and Dictionary of Malay Language
马来语文法和辞典
2)  verbal dictionary
语文辞典
1.
The verbal dictionary originates from the Indian and Chinese collectiens of difficult words and phrases as well as the ancient maxims during the Pre Qin Dynasty period of China.
语文辞典 ,源于印度、中国的难词汇编和中国先秦时代的古训。
3)  philol
历史语文辞典
4)  Paradigm & Style
语法和修辞
5)  malai gudian wenxue
马来古典文学
6)  Lexicon functional grammar
辞典功能文法
补充资料:马来语
      马来西亚联邦和文莱苏丹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分布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南部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廖内和林加诸岛。使用人口约1000万。
  
  公元7世纪,一种含有大量梵语词的古马来语已在南苏门答腊地区产生,它是当地广泛使用的商业语言。14世纪以后, 有马来亚、雅加达、 安汶等地区方言,同时还出现了市场马来语,它是简化了的马来语,分布于南洋群岛。马来西亚的现代标准马来语,也称作马来西亚语,它在部分基本词汇、部分语音和某些形态与句法特征方面跟印度尼西亚语有所区别。马来语有6个单元音,3个双元音,24个辅音(其中6个是外来语的辅音)。语词多源于梵语和阿拉伯语。大部分词由两个音节词根组成,通过前、后、中缀构成派生词或表达某些语法意义。名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重叠法可以构成复数和表示其他语法意义。马来语是分析型语言,句法关系由功能词和词序表示。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在名词之后,状语在动词之后。马来语最初使用源于印度的帕拉瓦文字,14世纪以后使用爪宜文字,(图1)是阿拉伯字母的变体。19世纪末,英国人把爪宜字母拼写法改成了拉丁字母拼写法(图2)。1904年后在马来亚推行了用拉丁字母书写的现代马来语,爪宜文还在马来亚和苏门答腊部分地区继续使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