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行业人如何看待?
1)  How does the profession person treat?
行业人如何看待?
2)  How to regards SCI
如何看待SCI
3)  How They See Themselves
他们如何看待自己
4)  How to Perceive Chinese Students
如何看待中国学生
5)  How to consider new words and phrases
如何看待新词新语
6)  How does it look?
看起来如何?
补充资料:如何防治菟丝子
    菟丝子是一年生攀缘性的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园林植物受其寄生危害,轻则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植物死亡。
    症状特点: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花卉苗木受害时,枝条被寄生物缠绕而生缢痕,生育不良,树势衰弱,观赏效果受影响,严重时嫩梢和全株枯死。成株受害,由于菟丝子生长迅速而繁茂,极易把整个树冠覆盖,不仅影响花卉苗木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营养物质被菟丝子所夺取,致使叶片黄化易落,枝梢干枯,长势衰弱,轻则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效果,重则致全株死亡。
    病原及为害特点:菟丝子属菟丝子科,菟丝子属的双子叶草本寄生性种子植物,危害园林花卉苗木的菟丝子包括日本菟丝子和中华菟丝子两种。
    菟丝子的寄生范围较广,可寄生于豆科、茄科、番茄科、无患子科等许多科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其根已退化,叶片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纤细,肉质,绕于寄生植物的茎部,以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还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碍,其缠绕寄主上的丝状体能不断伸长,蔓延。菟丝子以种子繁殖和传播,花小、白色或淡红色,簇生,果为蒴果,成熟开裂,种子2-4枚。
    菟丝子种子成熟后落入土中,休眠越冬后,翌年3-6月间温湿度适宜时萌发,幼苗胚根伸入土中,胚芽伸出土面,形成丝状的菟丝,在空中来回旋转,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自寄主吸取养分和水分。
    当寄生关系建立后,菟丝子就和它的地下部分脱离,茎继续生长并不断分枝,以至覆盖整个树冠,一般夏末开花,秋季陆续结果,成熟后荫果破裂,散出种子,落地越冬。
    防治方法:防治菟丝子应以人工铲除结合药剂防治,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①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苗圃和花圃管理,于菟丝子种子未萌发前进行中耕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一般埋于3厘米以下便难于出土);②人工铲除,春末夏初检查苗圃和花圃,一经发现立即铲除,或连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剪除,由于其断茎有发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须彻底,剪下的茎段不可随意丢弃,应晒干并烧毁,以免再传播。在菟丝子发生普遍的地方,应在种子未成熟前彻底拔除,以免成熟种子落地,增加翌年侵染源。③喷药防治,在茧丝子生长的5-10月间,于树冠喷施6%的草甘磷水剂200-250倍液,(5-8月用200倍,9-10月气温较低时用250倍)施药宜掌握在菟丝子开花结籽前进行。也可用敌草腈0.25千克/亩,或鲁保1号1.5-2.5千克/亩,或3%的五氯酚钠,或3%二硝基酚防治。最好喷2次,隔10天喷1次。(来源:中国花卉报2003.11.0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