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春秋正富
1)  in the prime of youth
春秋正富
2)  《Wen Bian Lu》
《春秋正旨》
3)  Chun Qiu Zuo Zhuan Zheng Y
春秋左传正义
1.
On the Quotations from Shi Ji in Chun Qiu Zuo Zhuan Zheng Yi
论《春秋左传正义》对《史记》的引证
4)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
1.
A Study on the Retainer System and Its Dut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试论春秋时期的家臣职官系统及其职司
2.
Changing of Rhetoric Style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Warring States;
春秋至战国时期修辞风格的嬗变
5)  Chun Qiu
《春秋》
1.
A Textual Research on Ye Mengde’s Writings about Chun Qiu;
叶梦得《春秋》类著述考论
2.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style of Chun Qiu and its Estimate Manner;
《春秋》体例及“一字贬褒”笔法简析
6)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
1.
Comparing the Military System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春秋和战国军事对比略谈
补充资料:春秋
春秋(前770~前476)

    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当时各国之中最强大者为晋、楚,其次为齐、秦,再次则为郑、宋、鲁、卫、曹、邾等国。春秋末崛起者为吴、越两国。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
    经济 ①农业。春秋时各国都普遍实行井田制。井田中的私田由每户农民耕种,收获归己;公田则由大家通力合作,收成归国家或贵族。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种公田的积极性日益衰退,从而影响了国家的收入。于是各国对税收方式也作了相应的改变。齐在桓公时就已实行按地亩征租税,鲁则在宣公十五年(前594)宣布初税亩,长期以来的力役租被履亩而税的实物税所取代。除田税外,农民还要在有战争时向国家交纳军赋。农业工具仍以木、石制品为主,耕作工具多为木制的耒耜。②手工业和商业。手工业、商业都以官营为主。手工业中的冶铁业大约出现于春秋末,很快获得较大发展。在各国大的都邑中,都有专为交易所设的市。当时民间交易是以物易物为主,但布、帛之类已作为一般等价物,起到货币的作用。而金属铸币则于春秋末年才开始使用。③庶人、工商和奴隶。庶人以农穑为职业,劳动所得,其中一部分要上交,成为国家或贵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除租税外,庶人负责沉重的徭役,但他们也能拥有一点财产。由于民在一国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故各国的贤明君主和政治家都对庶民十分重视,提出了利民之类的政治主张。工、商主要是指为官府服务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工商本人有官府之廪给,其家属则仍须耕种官府颁发的土地方能生活。工商身分世袭,不能随意改变职业。春秋晚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工商走向独立经营而致富。奴隶名称不一,一般称为臣妾,也有称为仆、竖或牧、圉者。私家和官府中都有很多奴隶。臣妾或仆、竖一般多从事家内服役,而牧、圉则是专管牧放牛马的奴隶。官府还有一批具有手艺的奴隶。
   
   

王子午鼎


   
    政治制度 ①国与野。在王国或侯国之内,分成国、野两个部分。国是都城及其四郊,是君主直接统治的区域;在郊以外到边境为野,或称野鄙。君主把野的一部分分封给卿大夫,由卿大夫去统治。国中所居者为国人,其中包括士和工、商或其他一些平民。士在国人中属于主体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野中的居民称野人或庶人、野者,属于具有自由民身分的平民阶层。春秋前期,野人的社会地位较低,不服兵役,仅承担交税和服徭役等义务。到春秋晚期,野人也当兵,地位有所改变。②世族与政治。春秋时各国的统治集团由国君的宗亲或少数异姓贵族所组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次子则分封。由于其贵族身分世代相传,又称之为世族,并享有封邑和田地。卿大夫在其封邑上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这类都邑实际上是侯国的一个缩影。③官制和兵制。王室或侯国中职位最重要者为卿士,是君主之辅佐,当时简称为卿。一般高级官吏皆由大夫充任,而大夫中能秉国政者则号为卿。在卿位者多为公子、公孙。卿除主政外,作战时或充当将帅。各国管具体事务的官职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宰也是常见的官名,或称太宰。属于师傅之官有太师、少师、太傅。楚的官名较特殊,最高执政官的卿为令尹,其他管理各种具体事务者也多以尹为名。作战时以车战为主,故各国都有数量甚多的兵车,也有步卒。吴、越两国设有舟师,是一支重要的水上攻战力量。春秋时的刑罚以五刑为主。
   
   

春秋蔡公子加铜戈


   
    强国的争霸活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迁
    
      后的周,起初尚占有今陕西东部和豫中一带的地方,后来仅限于洛邑四周。疆域的缩小,使周失去了号令诸侯的能力,各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述职和纳贡,周王室的收入因此而减少,已和一般小国无别。
    齐桓公的霸业 齐在经济、文化上都较为先进,是春秋时东方的泱泱大国。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辅佐,国力大为充实。于是桓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首先拉拢宋、鲁两国,接着把郑也争取过来。当时北方戎、狄势力强大,华夏小国深受其害。齐出兵救邢(今河北邢台)存卫(今河南淇县),迁邢于夷仪(今山东聊城),迁卫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在中原国家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由于齐桓公的崛起,一向服属于楚的江、黄等小国都转向齐。于是楚连年进攻郑,以此作为报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先讨伐追随于楚的蔡国,进而伐楚。最后两国无法压倒对方,故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会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周天子也派人前往。通过这次盟会,齐桓公成为霸主,代天子而成为诸侯中的主宰力量。桓公死,诸子争立,内乱不息,齐失去其霸主地位。
    晋文公的霸业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继位,任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注意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经过文公的治理,晋逐渐强大。同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出居郑以避难。公元前635年,文公出兵平乱,护送襄王归国。襄王为了酬谢文公的功劳,把阳樊、温、原和茅之田(今河南济源、武陟一带)赐给晋文公。文公通过兴兵勤王,除得到土地外,还提高了晋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自齐霸中衰,楚又乘虚而入。公元前632年 ,晋楚发生城濮之战,楚人战败。晋文公和齐、鲁、宋、卫等七国之君盟于践土(今河南原阳),并得到周王的策命。是年冬,晋文公又会诸侯于温(今河南温县),周王也被召去赴会,晋跃升为中原的霸主。
    秦霸西戎 晋文公卒后,秦穆公派兵袭郑,后因郑有备而退回,但在行经(今河南渑池、洛宁一带)地时,遭到晋伏兵的狙击,秦师全军覆灭,三师被俘。此后,秦不断和晋较量,但很少得利。而晋正好堵住秦东向的通道,故秦很难进入中原,只好向西发展,击败附近的戎人以增强自己的力量。
    楚庄王之胜晋 楚穆王时,楚不断对其邻近的小国寻衅。楚庄王初年,楚发生贵族暴乱。庄王平息乱事,并在内政方面作过一些改革,楚国力日益强盛。公元前606年,庄王伐陆浑之戎(今河南伊川一带),观兵于周郊,并派人向周询问周九鼎之轻重,以表示有吞周之意。公元前598年,楚攻破陈的都城;次年,郑降楚。晋派大军救郑,晋楚两军大战于(今河南郑州北)。结果晋军被楚打败。邲之战是楚国在中原所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公元前594年,楚又围宋达九月之久,晋因畏楚而不敢出兵援宋。宋、郑等国都屈服于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
    鞍之战和鄢陵之战 齐顷公时,齐一面和楚连结,一面又不断对鲁、卫两国用兵。公元前589年,鲁、卫两国向晋求救,晋派兵攻齐,两军激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师战败。齐与晋结盟,并答应归还占领鲁、卫之地。这年冬,楚以救齐为名而大兴师。接着楚在蜀(今山东泰安)举行了盟会,参与者有齐、秦、宋、郑、卫等10国,声势颇盛。楚、晋两强处于相持阶段。公元前580年,晋厉公立。厉公于即位之初就打败了狄人和秦人。被晋人称为四强的齐、秦、狄、楚,这时除楚之外,都为晋所制服。公元前576年,楚对郑、卫发动进攻。次年,晋国以郑服于楚为借口而伐郑,楚恭王率大军救郑,晋、楚两军大战于鄢陵,楚战败而退兵。
    晋悼公复霸 悼公时期,晋势复振。公元前571年,晋在虎牢(今河南荥阳)筑城以逼郑。郑背楚而倒向于晋。这时晋、楚俱在走向下坡,但相比之下,晋略占优势,故楚不敢与其相抗。
    向戌弭兵 公元前546年,宋向戌继华元而提出弭兵之议,晋、楚、齐、秦、宋、卫、郑、鲁等14国在宋都开弭兵之会。会上规定两国的仆从国既要朝晋又要朝楚。同时承认晋、楚为霸主。弭兵之会后的几十年中,由于晋、楚两强力量近于平衡,彼此的军事冲突较以前大为减少。
    吴的兴起和吴破楚 从春秋晚期开始,吴渐渐强大起来。晋扶植吴国以制楚,把中原的乘车、射御、战阵都教授给吴人,还“教之叛楚”。公元前515年,吴公子光杀王僚而自立,即吴王阖闾。吴在其治理下而日益强盛。公元前512年,吴灭徐(今安徽泗县北)。公元前506年,吴大举攻楚。吴军溯淮而上,与楚军战于柏举(今湖北麻城),楚军失利。吴军遂攻入楚的郢都(今湖北江陵),昭王奔于随(今湖北随州)。楚申包胥入秦乞师。楚在秦的支援下,把吴军逐出楚境。楚因遭到这次大败而失去霸主地位。
    吴伐越和越灭吴 公元前496年,吴伐越,战于李(今浙江嘉兴),吴师败,吴王阖闾负伤而卒。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败越于夫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而攻入越都。越王勾践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公元前486年,吴人进逼中原,鲁、邾等国纷纷臣服。公元前485年,吴派舟师从海上伐齐;次年,又兴兵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今山东莱芜)。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等国会于黄池(今河南封丘),吴夺得了霸主的位置。但因连年的兴师动众,吴国力空虚。越王战败以后,卧薪尝胆,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吴王为参加黄池之会,竟率精锐而出,使太子和老弱留守。越王勾践乃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并杀死吴太子。夫差闻讯匆匆赶回与越议和。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夺得霸主地位。
    各国君主权力下替和卿大夫的兼并斗争 春秋时从周王室到各个侯国,君权不强者占大多数,主宰国家命运的卿大夫为了争权夺利,不断地展开激烈的兼并斗争。鲁国从僖公以后到春秋末,政权基本上由桓公之后所把持。宋国的卿大夫也以公族子孙为主,整个春秋时期,宋国的执政不出于戴、桓两族。郑国的执政以穆公后人为主。齐国在春秋早期由国、高二氏掌握大权,以后又有崔、庆二氏,这四家都是齐的公族。属于异姓贵族者有姬姓的鲍氏和妫姓的田氏。后田氏代替姜氏而统治齐国。晋国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到春秋末年,晋国被赵、韩、魏三家所瓜分。到战国初年,三家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晋国乃分成赵、魏、韩三国。
    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关系 春秋时期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经过不断的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融合在一起了。
    文化教育 春秋晚期,从社会结构到政治体制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文化教育也不例外。学在官府的情况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孔子开创的私学使接受教育者从少数贵族扩大到一些出身于低贱者的阶层,从此出现了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以从事政治活动为目标的文士集团,为官僚政治、布衣卿相局面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这些私学扩大了教学领域,促进了百家争鸣。春秋末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中国哲学进入诸子百家之学的开端,以后又出现了墨、道、法、名、阴阳等学派,各学派之间互相斗争,互相吸取,每个学派内部也不断分化发展,促进了中国学术的繁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