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双子叶树
1)  A dicotyledonous tree.
双子叶树
2)  The Leaves
《榕树叶子》
1.
On Wendt’s The Leaves;
试论温特的《榕树叶子》
3)  double color-leaved trees
双面叶树种
1.
The paper discusses 30 kinds of spring color-leaved trees and 42 kinds of double color-leaved trees scattered in Huangshan Mountain,Anhui province.
报道了黄山有分布的春色叶树种30种,双面叶树种42种,探讨了其特点与应用前景。
4)  dicotyledonous wood
双子叶材
5)  dicotyledonous [英][,daikɔti'li:dnəs]  [美][,daɪkɑtḷ'idṇəs]
双子叶的
6)  Aesculus chinensis seed
七叶树种子
1.
Dehydration influence on the germination percentage and the ultrastructure of radicle cells of Aesculus chinensis seeds;
脱水前后七叶树种子发芽率及胚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补充资料:双子叶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简称双子叶,以下是其各目:

木兰目(MagnoliaIes)
木兰目(MagnoliaIes)木本。花单生或为聚伞花序,花托显著,花常两性,花部螺旋状排列至轮状排列;花被多为3基数;雄蕊6至多数,偶3;心皮,多数离生或少至1个。胚乳丰富,胚小。花粉单孔、无孔或双孔。

本目包含木兰科、番荔枝科(Annonaceae)、肉豆寇科(Myristicaceae)等10科。

樟目(Laurales)
木本,常有油细胞。单叶全缘。虫媒花,常集成不明显的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花3基数;花被离生,同形;雄蕊5至多数,偶3,轮状或螺旋状排列,花药与花丝常能明显区分;雌蕊1至多数心皮,合生,胚珠1一2个,仅1个成熟。内胚乳有或无。

本目包括樟科、蜡梅科(Calycanthaceae)、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等8科。

胡椒目(Piperales)
草本或木本。茎内维管束分散,似单子叶植物。单叶全缘,有油细胞,常含辛辣味,有托叶。花小,无花被,生于苞腋,密集成穗状花序;雄芯1--10;心皮分离或结合;种子有胚乳,胚小。多产热带。本目包括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三白草科(Saururaceae)和胡椒科3科。

睡莲目(Nymphaeales)
水生草本,室内维管束分散。花常两性,单生子叶腋;花部3至多数,心皮常多数,子房上位或下位,每室有1至多数胚珠。坚果。

本目包括莲科、睡莲科、莼菜科(Cabombacea)、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等5科。

毛莨目(Ranales)
草本或木质藤本。花两性至单性,辐射对称至两侧对称,异被或单被,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或定数而与花瓣对生;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或轮生;种子具丰富的胚乳。

本目包括毛莨科、小檗科(Berberidaceae)、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防己科(Menispermaceae)、清风藤科(Sabiaceae)等8科。

罂粟目(Papaverales)
草本或灌木。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异被;雄蕊多数至少数,分离或联合成2束;心皮合生,子房1室,侧膜胎座。种子有丰富的胚乳,胚小。本日由2个科组成。

昆栏树目(Trochodendrales)
木本。单叶,叶柄长,叶缘锯齿状。花两性或单性;花单被,4片,或无花被;雄蕊4至多数,心度4--10个,排成一轮;胚珠1至数个。木质部仅具管胞。

本目包括昆栏树科和水青树科。

金缕梅目(Hamamelidales)
木本。单叶互生,稀对生,多有托叶。花两性、单性何株或异株,排成总状、头状或柔荑花序;异被、单被或无被;雄蕊多数至定数;子房上位至下位,心皮1至多数,离生或合生。胚珠1--∞,有胚乳。

本目包含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领春木科(云叶科)(Eupteleaceae)、悬铃木科(Platanaceae)、金缕梅科等5科。

杜仲目(Eucommiales)
本目仅l科,1属,1种。

杜仲科(Eucommiaceae)

落叶乔木。无托叶。雌雄异株;无花被;花与叶同时由鳞芽开出;雄花簇生,有柄,由10个线形的雄蕊组成,花药4室;花粉具3孔沟,在每条沟中有1未充分发育的孔;雌花具短梗,子房2心皮,仅1个发育,扁平,顶端有2叉状花柱,l室,胚珠2,倒生,下垂。翅果。种子有胚乳。染色体:X=11。

荨麻目(Urticales)
草本或木本。叶多互生,常有托叶。花小,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单被或无被;雄蕊少数与花被对生,稀多数;子房上位,2--1室,胚珠2--l。坚果或核果,多为风媒花,若为虫媒花,则U较专一性。

本目包括榆科、桑科、大麻科、荨麻科等6科。

胡桃目(Juglandales)
乔木,常有树脂。羽状复叶,互生,常无托叶。花单性同株。单花被,雄蕊3--∞,子房下位,1室或不完全的2--4室,胚珠1个直立,无胚乳。

本目包含马尾树科和胡桃科。

壳斗目(Fagales)
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风媒,雌雄同株,单花被。柔荑花序,每苞片内常有3花,成二歧聚伞花序排列;雄蕊和花被片对生;雌蕊由2--3心皮结合而成,子房下位,悬垂胚珠。坚果。

本目包括壳斗科、桦木科等3科。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草本,有些为肉质植物。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同被、异被或单被。花盘有或无;雄蕊定数,2至1轮,1轮者常与花被对生,子房上位,常合生,弯生胚珠,多数至1个;中轴胎座至特立中央胎座。胚弯曲,包围淀粉质的外胚乳。

本目包括石竹科、藜科、商陆科(Phytolaccaceae)、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仙人掌科(Cactaceae)、番杏科(Aizoaceae)、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落葵科(Basellaceae)、苋科(Amaranthaceae)等12科。

寥目(Polygonales)
仅1科,目的特征与科同。

寥科(Polygonaceae)

草本,茎节常膨大,单叶互生,全缘;托叶膜质,鞘状包茎,称托叶鞘。花两性,有时单性,辐射对称;花被片3--6,花瓣状;雄蕊常8,稀6--9或更少;花粉近球形至长球形,具3沟、3孔沟、散孔、散沟等多种类型,即使在同一属中,种间差异也很明显,外壁雕纹也有刺状、粗网状、细网状、负网状等多种形状;雌蕊由3(稀2--4)心皮合成,子房上位1窒,内含1直生胚珠。坚果,三棱形或凸镜形,部分或全体包于宿存的花被内。种子具丰富的胚乳;胚弯曲。染色体:X=7--13。

五桠果目(第伦桃目)(Dilleniales)
木本或草本。花整齐,两性,异被,5基数,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离心式发育;心皮分离,或结合而为中轴胎座;种子常有胚乳。

本目它括五桠果科和芍药科。

山茶目(Theales)
木本。单叶互生。花多两性,辊射对称,异被,5基数,覆瓦状排列,少数旋转状排列;雄蕊常多数,中轴胎座。

本目包括山茶科、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藤黄科(Guttiferea)等18个科。

锦葵目(Malvales)
木本或草本,茎皮多纤维。单叶互生,具托叶,幼小植物具星状毛。花两性或单性,整齐,5基数;花萼镊合状排列;花瓣旋转状排列;雄蕊多数,多少联生,稀定数;子房上位,心皮多数--3,常合生,中轴胎座,胚珠多数--1,常有胚乳。

本目包含椴树科、锦葵科、杜英科(Elaeocarp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木棉科(Bombacaceae)5个科。

堇菜目(Violales)
木本或草本。叶互生或对生;托叶常存在。花常两性,整齐,双被花,5基数;雄蕊与花瓣同数或较多;雌蕊由3个(偶5)心皮组成的侧膜胎座;子房上位,胚珠多数,具2层珠被。常有胚乳。

本目包堇菜科、葫芦科、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红木科(Bixaceae)、柽柳科(Tamaricaceae)、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番木瓜科(Caricaceae)、秋海棠科(Begoniaceae)等24科。

杨柳目(Salicales)
本目仅杨柳科1科,形态特征同科。

杨柳科(Salicaceae)
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稀同株,柔荑花序,常先叶开放,每花托有1膜质苞片;无花被,具有由花被退化而来的花盘或蜜腺;雄蕊2至多数;花粉有2种类型:无萌发孔,外壁薄,具模糊的颗粒状雕纹的杨属和花粉具3至2(拟孔)沟,外壁具显著网状雕纹的柳属类型;子房由2心皮结合而成,有2--4个侧膜胎座,具多数直立的倒生胚珠。蒴果,2--4瓣裂。种子细小,由珠柄长出多数柔毛,无胚乳,胚直生。染色体:X=l9、22。本科有3属、约620多种,主产北温带,我国产3属,320余种,全国分布。

白花菜目(Capparales)
草本或木本。单叶或掌状复叶,稀具托叶。花辐射对称至两侧对称,雄蕊多数至定数;心皮合生,侧膜胎座,子房常有柄,由2心皮组成。胚乳少或缺;胚弯曲或摺状。

本目包含白花菜科(Capparaceae)、十字花科、辣木科(Moringaceae)、木犀草科(Resedacea)等5科。

蔷蔽目(Rosales)
木本或草本。单叶或复叶,互生,稀对生,有托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花部5基数,轮生;雄蕊多数至定数;子房上位至下位;心皮多数离生到合生或仅1心皮,胚珠多数至少数。

本目包括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八仙花科(Hydrangeaceaae)、茶藨子科(Crossulariaceae)、景天科、虎耳草科、蔷敲科等24科。

豆目(Fabales)
木本或草本。常有根瘤。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叶枕发达。花两性,5基数;花萼5,结合;花瓣5,辐射对称至两侧对称;雄蕊多数至定数,常10个,往往成两体;雌蕊1心皮,1室,含多数胚珠。荚果。种子无胚乳。染色体X=5--14。

本目植物依据花的形状及花瓣排列的方式。可分为3个科:含羞草科,苏木科(云实科),碟形花科。

桃金娘目(Myrtales)
木本,稀草本。单叶,全缘,常对生,无托叶。茎内常有双韧维管束。花两性,整齐,5或4基数,稀6基数(千屈菜科);雄蕊2倍于花瓣,成2轮,与花瓣同数或多数;雌蕊群常减少,子房多室至1室,花柱1,柱头头状,子房由上位至下位,胚珠1至多数,中铀胎座,胚乳存在或缺。

本目包括桃金娘科、千屈菜科(Lythraceae)、瑞香科(Thymelaeaceae)、菱科(Trapaceae)、安石榴科(Punicaceae)、柳叶菜科(Onagraceae)、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等12个科。

红树目(Rhizophorales)
本目仅红树科一科,形态特征同科。

红树科(Rhizophoraceae)

常绿灌木或乔木。单叶对生,托叶早落,稀互生而无托叶,革质。花两性,整齐,单生或丛生于叶腋,或为聚伞花序;萼片4一5,偶3或16,基部结合成简状;花瓣与萼片同数;雄蕊与花瓣同数或2倍或无定数,常与花瓣对生;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一6室,稀1室,每室常有2个胚珠。果革质或肉质,通常不开裂,很少为蒴果;生于海滩的红树类树种,果实成熟后,种子在母树上即发芽,至幼苗长大后始坠入海滩淤泥中繁殖,为典型的“胎生植物”;生于山区的种类,种子有胚乳,不能在母树上发芽。染色体:X=8、9。

本科约有16属,120种,分布于东南亚、非洲及美洲热带地区,有若干属植物,生长于热带潮水所及的海滨泥滩上,常与海桑科(Sonnerati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等植物组成红树林。我国有6属,13种,1变种,产西南至东南部,以华南沿海为多。

檀香目(Santalales)
草本或木本,常寄生或半寄生。叶互生或对生,或退化。花两性或单性,花被一种,稀具花冠;雄蕊通常和花被片同数,对生;雌蕊由2--5心皮合成;子房上位至下位,常1室。核果、浆果或坚果状,稀为蒴果状;种子具丰富胚乳。

本目包含铁青树科(Olacaceae)、檀香科、桑寄生科、槲寄生科、蛇菰科(Balanophoraceae)等10科。

卫矛目(Celastrales)
木本,稀为草本。单叶,对生或互生。花大多数较小,两性,稀单性,通常4--5基数;花盘存在或缺;雌蕊由2--数枚心皮结合而成;子房上位,稀为子房下位。果实为蒴果、核果、浆果或翅果。

本目包含卫矛科、翅子藤科(Hippocrateaceae)、刺茉莉科(Salvadoraceae)、冬青科、茶茱萸科(Icacinaceae)等11科。

大戟目(Euphorbiales)
木本,少数为草本。单叶,有时为复叶。花单性,通常较小,常无花瓣;雄蕊多数至1个;花盘存在或缺如;雌蕊由2--5(稀多数)心皮合成;子房上位,多室,常3室,胚珠每室1--2。种子有丰富的胚乳。

本目包含黄杨科(Buxaceae)、大戟科等4科。

鼠李目(Rhamnales)
常为木本或藤本。单叶,少数为复叶,互生,偶对生。花两性或单性,整齐,萼片与花瓣同数,雄蕊一轮与花瓣对生;花盘围绕子房,子房2--5室,每室1--2个胚珠。种子有胚乳。

本目包含鼠李科、火筒树科(Leeaceae)和葡萄科3个科。

无患子目(Sapindales)
木本,稀为草本。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复叶或单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少数为两侧对称,异被,通常4--5基数;雄蕊多为8或10,2轮,稀为4--5或更多;花盘常存在;雌蕊常由2--5枚心皮组成;子房上位,每室1--2个胚珠,稀多数。

本目包含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无患子科、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槭树科、橄榄科(Burseraceae)、漆树科、苦木科(Simaroubaceae)、楝科(Meliaceae)、芸香科、蒺藜科等15科。

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
草本,少数为木本。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萼片5--3;常有1萼片向后延伸成距;花瓣5--3;雄蕊5--4或10--8;通常有花盘;子房合生或离生,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至1个。种子常无胚乳。

本目包含有酢浆草科(Oxalidaceae)、牻牛儿苗科、金莲花科(Tropaeolaceae)、风仙花科(Balsaminaceae)等5科。

伞形目(Apiales,Umbellales)
草本或木本。单叶或复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叶柄基部常膨大成鞘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排成伞形或复伞形花序,有时为头状花序;子房下位,通常具上位花盘。

本目包括五加科和伞形科。

杜鹃花目(Ericales)
木本,稀草本。单叶,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稍两侧对称,常5基纸,花瓣基部结色,偶分离雄蕊为花瓣的倍数,偶同数而互生;花药常有芒或距等附属物,顶孔开裂,常为四合花粉子房上位或下位,中轴胎座,胚珠多数,有胚乳。

本目包括山柳科(Clethraceae)、杜鹃花科、鹿蹄草科(Pyrolaceae)、水晶兰科(Monotropaceae)等8科。

柿树目(Ebenales)
木本。单叶,常互生,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通常4--5基数;合瓣;雄蕊为花冠裂片的2--3倍,或有时退化为同数,着生于花冠筒上;子房上位,稀下位,中轴胎座,胚珠1至梦数。具胚乳或缺如。

本目包括山榄科(Sapotaceae)、柿树科、山矾科、野茉莉科(Styracaceae)等5科。

报春花目(Primulales)
木本或草本。单叶,常有腺点,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通常辐射对称,多为5基数,合瓣,稀分离或缺如;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而对生,稀具与萼片对生的退化雄蕊;子房上位或半下位,1室,胚珠多数至少数,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胚珠具2层珠被。

本目包括紫金牛科(Myrsinaceae)、报春花科等3科。

龙胆目(Gentianales)
木本或草本,具双韧维管束。叶常对生。花两性,辐射对称,4--5基数;花冠筒状,常旋转状排列;雄蕊4--5。子房上位,心皮通常2,2室,稀1室,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

本目包括马钱科(Loganiaceae)、龙胆科、夹竹桃科、萝摩科等6科,约4500种。上述4科我国均产。

茄目(Solanales)
草本或木本。单叶,稀复叶,互生,稀对生。花两性,辐射对称,稀两侧对称,常由5基数4轮构成;花冠管状或漏斗状,裂片旋转状或覆瓦状排列;花盘存在,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上;子房上位,胚珠多数或1--2枚。

本目包括茄科、旋花科、菟丝子科、花荵科(Polemoniaceae)、睡菜科(Menyanthaceae)等8科。

唇形目(Lamiales)
草本或木本、茎常方形。叶对生、互生或轮生。花两性,稀单性,两侧对称,二唇形或否;雄蕊4或2或与花冠裂片同数;子房常由2心皮组成,深裂或否,花柱顶生或生于子房底部。核果,或分成4个小坚果。

本目包括紫草科,马鞭草科、唇形科等4科。

玄参目(Scrophulariales)
木本或草本。叶对生,轮生或互生,单叶或复叶。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雄蕊4或2,偶5;子房上位,2或1室,稀5室,胚珠2至多数(稀1)。常蒴果,或为浆果、核果。

本目包括木犀科、玄参科、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爵床科(Acanthaceae)、紫葳科(Bignoniaceae)、胡麻科(Pedaliaceae)等12科。

桔梗目(Campanulales)
草本,稀木本。花两性,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冠常5裂;雄蕊通常与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子房下位,2--3室,胚珠2至多数。

本目包括桔梗科、花柱草科(Stylidiaceae)、草海桐科(Goodeniaceae)等7科。

茜草目(Rubiales)
木本或草本。叶对生、轮生、偶上部互生;托叶明显而宿存,位于叶柄间或叶柄内,分离或合生。花两性,偶单性,辐射对称;子房下位,偶上位,1至多室,胚珠1至多数。

本目包括茜草科、假牛繁缕科(Theligonaceae)2科。

川续断目(Dipsacales)
草本或木本。叶对生,有时轮生。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4或5基数。雄蕊为花瓣裂片的同数、倍数或较少;子房下位或半下位,心皮常2或3,稀5,1--数室,每室含1--多数倒生胚珠。胚珠在有些室内常不发育。

本目共有忍冬科、败酱科(Valerianaceae)、川续断科(Dipsacaceae)等4科。

菊目(Asterales)
本目仅菊科一科,形态特征同科。

菊科(Asteraceae,Compositae)

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乔木,有乳汁管和树脂道。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极少为单性异株,常5基数;少数或多数花聚集成头状花序,或缩短的穗状花序,下面托以1至多层总苞片组成的总苞,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至多数排列成总状、聚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花序托有窝孔或无窝孔,无毛或有毛;在头状花序中有同形的小花,即全为筒状花或舌状花,或有异形小花,即外围为假舌状花,中央为筒状花;萼片不发育,常变态为冠毛状、刺毛状或鳞片状;花冠合瓣,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形态种种;雄蕊5(偶4)个,着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合生成筒状,基部钝或有尾;花粉常球形;3(稀4)孔沟,内孔横长;外壁较厚,表面具大网胞、刺或微弱退化的小刺。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顶端2裂。果为连萼瘦果。种子无胚乳。染色体:X=8--29。

本科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全世界,热带较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