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黎氏语法体系研究
1)  Research on Li Jin-xi's Chinese Grammatical System
黎氏语法体系研究
2)  Li Jin-xi's Chinese Grammatical system
黎氏语法体系
3)  theoretical studies on Chinese grammar
语法本体研究
1.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studies on Chinese grammar and teaching grammar for foreigners be interactive.
本文认为汉语语法本体研究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互动”的。
4)  grammar research
语法研究
1.
The article makes the contrasts between predicate and pivotal sentences,Which are grammar research key points.
连谓句和兼语句的区分是语法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对一些特定形式句子的归属问题。
2.
The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was withered by the strik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became ripe and flourishing in 1980’s and 1990’s.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经历了“文革”的萧条期后,在八、九十年代走向了成熟和繁荣。
5)  Grammar Study
语法研究
1.
On the basis of reflecting the integral characteristic and orientation of grammar study in the 20 th century, this paper predicts inevitable developments and choices of modern Chinese grammar studies in the 21 st century from an angle of the subject connotative structure.
在反思 2 0世纪语法研究总体特征与取向的基础上 ,从学科内涵构成的角度 ,展望2 1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和选择 ,应是 :继续拓展研究主体 ,加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翼。
6)  grammatical study
语法研究
1.
Disappointingly, two key issues remain unsolved in the respect of EST grammatical study including the seeking of a strong and convincing statistical support for the current assumptions made by some scholars and that of depth, strength and diversity in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EST grammatical features.
科技英语作为现代英语一种重要的语言变体已引起广泛重视,但当前的语法研究方面普遍存有两大问题,一是研究者们对科技英语的语法研究做出的假设尚欠统计学依据;二是研究者们对其语法特点的阐述角度单一,理论概括不够,缺乏知识支撑,思想力度不强。
补充资料:黎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黎氏

历史来源

「黎」源出:
黎--文可辅国武卫疆,莼斋颍然立曾门
源有四:
1、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2、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3、出自帝尧的后代。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
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4、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黎姓分布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国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县一带。早在战国时,黎氏就有向外迁徙的。据《黎氏族谱》所载,战国时“黎氏之族或因官而处,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属陕西)、益(今云南晋宁县),东向青、徐(今属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属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主要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
郡望堂号
堂号:
黎氏堂号主要有“载酒堂”。宋朝时,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苏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载酒(带着酒)去拜访苏轼,向他请教。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另外还有“京兆”、“九真”、“宋城”等堂号。
郡望: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公元前111年入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宋城郡:隋时此地为雎阳,是宋朝的治所,宋时改雎阳为宋城,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黎姓家谱
江苏:句容黎氏家谱、江都黎氏家乘二卷
浙江:兰溪黎氏宗谱七卷、象山石浦黎氏宗谱一卷
江西:清江版城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安徽:广德广阳黎氏宗谱八卷
湖北:新洲黎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
湖南:长沙黎氏续修支谱十卷、宁乡沩宁大田坊黎氏续修支谱十三卷、宁乡大田坊黎氏续修家谱十七卷、宁乡鱼潭黎氏五修族谱(卷数不清)、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黎氏续修族谱(卷数不清)、湘潭黎氏绪周五修支谱六卷、汉寿龙阳黎氏族谱(卷数不清)、
广东:中山圆榄黎氏宗谱(卷数不清)、南海黎氏家谱不分卷、南海黎氏族谱不分卷、顺德黎桂泽堂族谱不分卷、顺德东洋房黎氏家谱四卷、顺德黎氏族谱不分卷、东莞黎氏族谱不分卷、梅县黎氏族谱不分卷
贵州:遵义沙滩黎氏家谱不分卷、遵义沙滩黎氏家谱一卷、遵义篱汝谦家乘文(卷数不清)
其他: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黎氏宗谱十三卷、黎氏族谱(卷数不清)

 

 

 

家族名人

历史名人:

(1840以前)
黎庶昌:贵州遵义人,清末散文家,曾为曾国藩僚属,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园丛稿》,编有《读古文辞类纂》。
黎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淡于荣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人,明代书画家,其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公真:元代甘泉令,有仁政,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之情。
黎镦:广安(今属四川)人,宋英宗时庆历进士,被苏轼称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弥且:春秋时齐国大夫。
黎顼:战国时魏相国。
黎朱苍:汉代长沙(今属湖南)相。
黎嶷:河间莫阝(今河北任丘)人,南北朝时北魏将军,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
黎景熙:北周河间郡莫阝县(今河北任丘)人,善书法,知玄象,以雅好读书,著述不怠见称,官至车骑大将军。
黎侨:南北朝齐时明州(今浙江宁波市)人,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
黎干:唐代戎州(今四川宜宾)人,曾任谏议大夫,京兆尹。善星纬术。
黎镦:广安(今属四川)人,宋英宗时庆历进士,被苏轼称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宿:宋代东莞县人,为人敦厚,重礼义。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广东儋县)人,家贫好学,常与弟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黎仲吉:宋代隐士。
黎明:宋代长沙(今属湖南)人,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黎靖德:宋代永嘉县(今属浙江)人,曾任沙阳主簿。其博学能文,主持编修过《沙阳县志》,著有《朱子语类》。
黎公真:元代甘泉令,有仁政,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之情。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人,明代书画家,其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遂球:番禺(今广东广州)人,明代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
黎淳:华容(今属湖北)人,明朝天顺年间进士第一,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黎简:1747~1799, 清代诗人、画家。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顺德(今属广东)人。年轻时往来广东、广西间,乾隆五十四年 (1789)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一生未出仕,靠卖画、卖文及教馆为生。黎简善书画,工山水,是当时有相当声誉的画家。诗从学李贺、黄庭坚入手,刻意求新,极“峻拔清峭”(王昶《湖海诗传》)之致,能自树一格。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称:“其诗由山谷(黄庭坚)入杜,而取炼于大谢(灵运),取劲于昌黎(韩愈),取幽于长吉(李贺),取艳于玉溪(李商隐),取瘦于东野(孟郊),取僻于阆仙(贾岛)。锤焉凿焉,雕焉琢焉,于是成为其二樵之诗”。他的记游、题赠之作较多。不少诗描绘了两广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如《藤县》、《白马角》、《龙门滩》、《邕州》、《白鹤观登五龙潭上玉女峰》、《冲虚观至朱明洞》、《浴日亭》、《江南岸蕉园歌》等。也有少数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如《田中歌》,反映少数民族的风习,如《歌节》、《大排三十八韵》等。著有《五百四峰堂诗钞》、《五百四峰堂续集》、《药烟阁词钞》,戏曲《芙蓉亭》等。
黎恂:1785~1863,字雪楼,晚号拙望,黎安理之子,遵义东乡禹门(今遵义县新舟区)人。清代文学家,淡于荣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幼年好文,十数岁取秀才,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举于乡,十九年成进士,改知县,签发浙江,补桐乡知县。越五年,父死,奔丧回家,称病居家团馆授业。道光十四年(1834年),再次出仕,拣发云南代理平彝(今富源)、新平知县,补大姚知县,继又代理云县、玩江、沾益知县,后升东川府巧家厅同知。咸丰元年告老还乡,十数年谢世,卒年78岁。黎恂不以进士为读书之终,却以进士为读书之始。回乡奔丧之际,以养廉白银万两购置古籍秘本返遵,于沙滩居宅辟“锄经堂”陈列古籍,供族亲弟子攻读。其外甥郑珍及其门生莫友芝,得益于此处藏书,名满西南,称经学大师;子黎兆勋,侄黎庶著、黎庶蒸、黎庶昌、孙黎汝谦,均受益于此,以文学知名于世。遵义文化,风韵百年,源于沙滩,以询为先。
黎恺:1788~1842,字子元,一字雨耕,晚号石头山人。黎恂之弟。身体瘦弱却有悟性,诸子百家之书,一经过目即能抓住要领,记诵精粹章节。性格豪爽,有乃父遗风。清道光五年(1825年)举人。与长兄黎雪楼共被里人誉为黎氏双壁。48岁时以大挑二等选任教职,先后任大定(今大方)府学教授、印江县学和开州(今开阳)县学训导,卒于任上。黎恺一生清贫,工诗词,著有《近溪山房诗抄》、《石头山人词抄》、《教余教子录》等。
黎庶昌:贵州遵义人,清末散文家,曾为曾国藩僚属,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园丛稿》,编有《读古文辞类纂》。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黄陂人。1883年(光绪九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卒业后派往海军役。1894年中日战争中死里逃生,战后投张之洞,被委以帮带,并随张至鄂。曾三次赴日考察军事,先后升任护军马队第一营管带、前锋统带、二十一混成协统领。协助张之洞兴办实业,编练新军,治军严肃,体恤士卒。1909年(宣统元年)以军界代表参加铁路协会,力争粤汉铁路收归商办。同时又率兵镇压饥民暴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曾亲手杀害革命士兵周荣棠。湖北军政府成立,被起义士兵都督。始不就任,后见事有可为,乃改变态度,出而任事,并赞成共和,参与战守。在筹组中央政府时被举为大元帅,复委副元帅黄兴代行大元帅职务。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被举为临时副总统。
黎锦熙:1890.2.2—1978.3.27,语言学家。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911年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史地部毕业。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任《长沙晚报》主笔,《湖南公报》总编辑,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教员,宏文图书编译社主任。后任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纂员及文科主任。 发起成立“国语研究会”, 并任委员。1920年后,先后任北京高师(今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大、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国文系教授、主任、文学院院长,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常委,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师院)国文系教授、主任、院长。1944年参与发起组织“民主科学社”(1946年改名“九三学社”)。后任湖南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中国大辞典》编纂处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委会主席、教授、中文系主任兼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常务理事会副主席,汉字整理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政协第一、二、五届委员。一生从事汉语史、古汉语音韵、现代汉语语音、汉语语法研究、汉字改革和辞书编纂工作。宣传国语统一,言文一致,倡议推广普通话,普及白话文;主张汉字使用注音字和简体字,并致力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参与确定北京音为国语标准音。著有《新著国语学概要》、《国语运动史纲》、《国语新文字论》、《中国文字与语言》、《方志今议》等数十种;撰有《汉语语法的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等论文和文章数百篇;主编有《中国大辞典》、《国语辞典》等。
黎杰:近现代史学家。
黎冰鸿:1913-1986,近现代画家,原名炳康,广东东莞人。早年从李铁夫学油画,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到苏北解放区,随军征战。长期任教浙江美术学院,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常委、杭州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黎冰鸿早年作品多为战地写生、宣传画、人物素描、漫画等,后多作油画,探索油画民族化之路,将绘画技巧归纳为"意、章、形、色、笔"五字诀。晚年所作油画风景,尤重意境创造。代表作有《南昌起义》、《水电站发电了》、《黄昏出击》等,作品多为国内各博物馆收藏。
黎国荃:1914~1966,中国指挥家,小提琴家。原籍辽宁。1914年2月4日生于北京,1966年8月26日卒于同地。1932年入北京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后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1938年后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乐队、国立音乐院实验乐团、中华交响乐团任首席小提琴和独奏演员。1946年任南京中华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副指挥。1949年到北京,历任华北人民文工团音乐部主任、中央实验歌剧院管弦乐团团长兼指挥、中央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兼指挥,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曾指挥歌剧《白毛女》、《刘胡兰》、《阿依古丽》、《茶花女》、《蝴蝶夫人》和民族舞剧《宝莲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鱼美人》及许多中外交响音乐作品。

分布地区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公元前111年入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宋城郡:隋时此地为雎阳,是宋朝的治所,宋时改雎阳为宋城,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