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黄震实学思想研究
1)  On the Study of Huang Zhen s Pragmatic Learning Thought
黄震实学思想研究
2)  Study of Dai Zhen s Anthropology
戴震人学思想研究
3)  Study of Huang Gan s Thoughts
黄干思想研究
4)  study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
哲学思想研究
5)  the opinion of literary research
文学研究思想
6)  Research on Medical Thought
医学思想研究
补充资料:黄震
Huang Zhen
黄震

(约1204~1276)
    中国南宋哲学家。字东发,江西慈溪(今属浙江)人,学者称于越先生。宝四年(1256)进士,曾任史馆检阅,与修国史。因论当时弊政,降三序。后任州府官。南宋灭亡后,于至元十三年饿死于宝幢山中,门人私谥文洁。黄震继承并发展了朱熹学说,是朱熹后学中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主要著作有《黄氏日钞》97卷,对经史百家进行广泛评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黄震揭露了南宋政治的腐败和官吏的“推剥”,对中原沦丧而不能收复极为痛心。其哲学思想,以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为特征。他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的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人心之灵,可以认识客观世界,但不能以心为天。他反对用心于内的心学方法,主张“格物穷理”之学。他批判理学家所谓“人心道心”、“即心是道”以及所谓三圣“传心”之说,认为心只是灵明,它不能传,也不须传。至于传道,既不是“单传心印”之“传”,也不是虚托孤立之“道”。他批评理学家专言性与天道,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他提出“道不离器”,物各有理的观点,认为道既不超出天地之外,也不超出人事之外,它就是“日用常行之理”,不能离开桑麻谷粟相养之实道。但他还没有完全摆脱“古今不变”的思想及“理具于心”的观点。
 黄震反对当时的空谈浮论,提倡践履躬行,尤反对“在朱文公脚下添注脚”,认为义理之学,正为躬行而设,其根本目的是达之天下国家之用。但在知行问题上,他仍主张知先行后说。
                 蒙培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