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法国与义和团运动
1)  France and Boxer Movement
法国与义和团运动
2)  the Boxer Rebellion
义和团运动
1.
This paper discusses grain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Boxer Rebellion and after announcing the decree of permanent commutation in 1901.
义和团运动对晚清的漕粮运输产生了重大影响。
2.
On the one hand,the upsurge and devlopment of the Boxer Rebellion had some connections with the fact that while a few Christians ruffians bullied people,the priests and the government were partial to .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少数痞匪教民恃教欺人,教士和官府对此加以袒护有一定关系。
3.
Because of the Ketteler Event in the Boxer Rebellion, Prince Chun Tsai Feng was appointed special envoy to Germany in 1901 to offer an apology.
光绪二十七年 (1 90 1年 )因义和团运动中发生的克林德事件 ,醇亲王载沣被任命为专使往德国谢罪。
3)  Boxer Uprising
义和团运动
1.
The Trend and Review of North MassUprising after Boxer Uprising;
义和团运动后北方农民的自我反思及民变趋向研究
4)  Yihetuan movement
义和团运动
1.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and Yihetuan Movement;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与义和团运动
2.
Yihetuan Movement and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思想启蒙
5)  the Boxer Movement
义和团运动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xers and the Army of Qing Dynasty as the Boxer Movement Goes Higher UP;
义和团运动走向高潮时期直隶团民与清军的关系
2.
An exploration of the mystical hearsays during the Boxer movement;
义和团运动时期神秘传闻现象探析
3.
The Late-Qing Ministers to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Boxer Movement;
晚清驻外公使与义和团运动
6)  the Yihetuan Movement
义和团运动
1.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Yihetuan Movement ——With "Impartial Handling" Policy as the Core;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以“持平办理”方针为中心
2.
CHEN Du xiu thought the Yihetuan Movement was the product of foolish superstition and that it negatively damaged China s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 of reforming the citizens prior to the May 4th Movement,the source of which was that he held esteem for the Western demoeratic science and opposed superstitions.
五四前期陈独秀从改造国民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愚昧迷信的产物 ,它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消极破坏作用。
补充资料: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中国清末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又是长期以来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教会斗争的总爆发。
    义和团兴起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长期流行于山东、直隶(约今河北)等地的民间秘密结社。甲午战争后,各地反教会斗争接踵而起。义和拳遂成为反对外国侵略势力的重要组织形式。1898年10月(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山东冠县义和拳以阎书勤为首,联合直隶威县赵三多等,聚众烧毁红桃园教堂,占领犁园屯。次年10~12月,平原县朱红灯、本明和尚为首的义和拳,直隶南部枣强县以王庆一为首的义和拳纷纷起来。当地传教士要求清政府严加镇压。山东巡抚张汝梅则建议改义和拳为团练,以便控制,并将义和拳改名为义和团;毓贤继任后,对参加义和拳的一般群众称为良民,默许他们设厂练拳,对武装反抗的人则诬蔑为“匪徒”,捉拿惩办。
   义和团采取设立神坛的方式发展组织,操练拳术,吸引群众。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参加者绝大部分是农民,其次是手工业者、旧式交通运输工人、和尚道士、散兵游勇,也有少数封建知识分子、中小地主和官吏,还有地痞、流氓卷入。义和团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用画符念咒、请神附身等“术法”动员群众,广泛宣传持符念咒、神灵附体来鼓舞斗志。信奉的神祗除佛、道以外,还有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中的神怪的人物。义和团散发各种传单、揭帖,进行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的宣传,还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1899年在美国示意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山东义和团实力遭到重大摧残。清政府官员在对待义和团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主剿和主抚两种不同意见。两派意见交互影响清政府,使它举棋不定,对义和团的镇压忽松忽紧。1900年5月27日义和团进驻涿州城,接着又破坏涿州到长辛店铁路沿线的车站、桥梁,逼近北京。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6月10日八国联军2000余人,从天津直趋北京。6月13日下午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在落垡、廊坊交锋。八国联军狼狈逃回租界。接着,英、俄、日、德等海军组织突击队向大沽炮台发起猛攻,天津的门户被打开。21日,清政府发布对外宣战的谕旨。义和团和清军开始围攻使馆和西什库教堂。义和团运动的大爆发,特别是义和团进入北京和清政府对外宣战,促使人民群众反帝斗争很快席卷全国。各地群众拆毁教堂,破坏铁路,开场练拳,帝国主义直接统治下的上海租界内也谣言繁兴,人心惶惑,大沽失陷的消息传到天津,聂士成所部武卫前军参加战斗,炮击天津租界。大沽各国军队急速组织力量反扑,对天津城外围发起攻击。7月初,清军与义和团组织了一次联合作战。13日,联军炮轰天津城,全城大火。次日天津失陷。8月4日,各国联军约2万人,从天津出发进攻北京。次日,北仓失陷。6日,英、俄、美军进攻杨村,清军迎战失利,裕禄自尽。清政府宣战后一个多星期,就指示驻外各使馆向各国政府保证,由它设法相机自行惩办义和团,并命令荣禄派人到外国使馆商议停战,后来又一再向俄、日、英、法、德、美政府乞求它们出面调停。但都没有结果。8月14日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光绪帝于次日清晨仓皇出逃。16日围攻西什库教堂的战斗结束。慈禧在流亡途中,颁布“剿匪”谕旨,通令各路官兵剿办义和团,要做到斩尽杀绝。联军占领北京后,大肆烧杀抢劫。英、德、法等军继续派出部队,四出攻城略地。9月间,俄军占领北塘、唐山、秦皇岛等地,控制北京、天津到山海关铁路。
    
   

被八国联军俘虏的一位英勇不屈的义和团团民


   
    东南互保 当义和团在天津、北京抗击八国联军时,英国为了阻止群众起来响应北方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排除其他帝国主义乘机可能在长江流域扩充势力,决定利用地方当局保护它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经过几度电商后,同意英国驻上海代总领事霍必澜的计划。京广铁路督办盛宣怀竭力劝说刘坤一、张之洞赶紧与上海各国领事而不是单独同英国订约,成立所谓东南互保。清政府宣战诏书发表后,他们又以“矫诏”为由,拒绝执行朝廷的命令。刘坤一、张之洞于6月26日,以上海道台余联沅为代表,邀约各国领事商订所谓《东南互保章程》九条。主要内容为: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刘、张对各国领事保证,不管此后北方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仍照所议办理,断不更易,并拒绝清政府要他们招团御侮的命令。以后,实行互保的地区,从原来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扩大到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福建省还单独与福州各国领事直接达成类似的协议。这个章程虽没有订立,但由于刘坤一等地方督抚竭力镇压群众响应义和团运动,“互保”的局面终于保持下来。
    《辛丑条约》的签订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经太原逃往西安。各国经过反复商议后,才决定与清政府议和并继续维持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英、俄、德、日、美、法等国于1901年9月7日与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正式签订《辛丑条约》。这个条约除正约外,还有19个附件。《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之大,条件之苛刻,都是空前的。它是对中国人民的一次大勒索、大屈辱,也使清政府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集中的领导和协同一致的行动,失败是必然的。但义和团群众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他们奋不顾身,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