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曾卓诗歌意象略论
1)  A Study of Zeng Zhuo Poetic Imagery
曾卓诗歌意象略论
2)  Poetic Imagery
诗歌意象
1.
On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Akuwuwu s Poetic Imagery;
论阿库乌雾诗歌意象的文化意蕴
2.
This paper makes a rudimentary analysis on the natures of poetic imagery,that is,symbol quality,ambiguity and visuality.
文章从辨析表象、意象概念入手 ,对诗歌意象的符号性、多义性和视觉性特征作了探讨。
3.
There are three angels of view from which we can probe into the generation of poetic imagery and the spec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appreciation.
沿着三个视角探究诗歌意象生成及接受心理特质:即由主观情绪体验孕育情感表象进而形成内视意象;由客观物象折射抽象之意而形成外视意象;由主客体贯通、主体客观化、客体情意化而形成内外意象交融。
3)  poetic image
诗歌意象
1.
An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Fissility of Haizi s Poetic Images;
海子诗歌意象的分裂性特征探析
2.
In view of this, the thesis starts with poetic image, combined with culture, and analyzes thoroughly the cultural image in CCP.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诗歌意象入手,结合文化,深入地研究中国古诗词文化意象;本文认为对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研究应该引起重视;试图给古诗词文化意象下一个比较完整而全面的定义;试图对其进行分类;古诗词文化意象应该与诗歌意象相区别;在文化意象翻译策略研究方面应该跳出长久以来的归化与异化之争,从而找到更适合古诗词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4)  poetic images
诗歌意象
5)  poetry images
诗歌意象
1.
A Cultural Analysis of Poetry Images between the Wei & Jin and the South Dynasties;
魏晋南朝诗歌意象的文化透视
2.
The poetry images in the poems by Li Bai and Li He show differen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times, family backgrounds, personalities and life experiences.
因时代、出身、个性、遭际等的不同 ,李白和李贺的诗歌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
6)  Poetry image
诗歌意象
1.
This essay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the Li Shangyin s poetry image, based on the Li Shangyin poetry text, starting from the basical constructed elements of his .
本文立足于李商隐诗歌作品文本,从其诗歌的基本构建元素入手,结合晚唐的时代背景、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个性心理,对李商隐诗歌意象作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义山诗歌寻找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突破口。
补充资料:曾卓
曾卓
曾卓

曾卓

原名曾庆冠。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生的歌》等,其中《老水生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

1922年3月5日出生于武汉。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曾卓抒情诗选》;散文集《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1994年,出版《曾卓文集》3卷。原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武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诗人曾卓于2002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临终最后的遗言是:“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我没有被打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