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郑板桥诗词文研究
1)  Research on Zheng Banqiao s Poetry
郑板桥诗词文研究
2)  The Study of Zheng Ban-qiao s Poetry
郑板桥诗歌研究
3)  A Research on the Zheng Banqiao's Prose
郑板桥散文研究
4)  the study of ZHENG Ban-qiao
郑板桥研究
5)  Zheng Banqiao's ci
郑板桥词
6)  Zheng Banqiao's topic picture prose
郑板桥的题画诗文
补充资料: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
    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
桥。江苏兴化人。出身寒微,幼丧母,由后母抚养。康熙秀
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被罢官。郑板桥为政清廉,有才干,同情人民疾苦。去官后居扬州,以书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兰、竹、松、菊、石等,尤以兰、竹著称。其画取法石涛,又吸取徐渭、高其佩等人的创作思想和笔意。其画构图注重剪裁,崇尚简洁,以侧锋画兰、竹,笔墨潇洒纵逸,苍劲豪迈。其画通过题跋诗文,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愤世嫉俗的高洁情怀,具有新意。论画主张对所绘对象作直接观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艺术的创作过程。其书法在行、隶之间,以画法作书,结体、行款纵横错落,整整斜斜,人称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郑板桥工诗文,为文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其诗能反映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其文真率自然。有《郑板桥集》行世。
   
   

郑板桥《竹石图》

郑板桥《竹石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