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朱熹义利观探微
1)  On Zhu Xi's View of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朱熹义利观探微
2)  Research on legists conception of righteousness versus profitableness
法家义利观探微
3)  Zhu Xi's Views on Reading
朱熹读书观
4)  Zhu xi's thought of heavenly principle
朱熹天理观
5)  Zhu Xi s Theory of Heart
朱熹心论初探
6)  Discusses Zhu Xi s Buddhism View
论朱熹的佛教观
补充资料:朱熹 (1130~1200)
    
  
    中国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亦字仲晦,晚年自称晦庵。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先世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出生于福建南剑尤溪(今南平尤溪县)。31岁时拜李侗为师,成为程颐(见二程)的四传弟子,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吸收了儒、道、佛各家尤其是北宋张载等人的心理学思想和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心理。他把人的形神关系归结为"理"和"气"的作用,认为形而上的理是"生物之本",产生出形而下的气,然后再产生人的形体和精神(《文集·答黄道夫》)。但他承认形体产生精神:"人生,初间是先有气,既成形,是魄在先。形既生矣,神发知矣。"(《语类》卷三)也看到了精神可以支配、调节形体的反作用。(《语类》卷五)他认为"性"是心理的未动状态,人性既包括仁义礼智等"天地之性",也包括知觉运动等"气质之性";"气质之性"不仅由娘胎"禀定",也由"习染"而成。因此,后天的努力可以变化气质。他把有无"血气"和头的长向作为判断有知无知和知之高低的生理因素。认为记忆是思维的基础,能"助其思量";思维是记忆的条件,"不思则记不起";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心与理一,永远不忘"。他发挥了程颐"知在行先"的唯心主义观点:"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语类》卷九)他认为,"情"与"欲"是心理的已动状态:"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语类》卷五)他把"欲"分为"好底"和"不好底"两种,后者指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以及不合封建伦理的需求,应加以"惩窒消治"。在意志方面,他认为"志"是"心之所之",据陈淳解释:"之,犹向也。""例如志于道,是心全向于道。志于学,是心全向于学。"(陈淳:《四书性理字义》卷上)"意"是"心之所发",是心理的"未动而欲动"状态;从意志到行动要经过"志→意→行"的过程。他还认为,"才是心之力,是有气力去做底"(《语类》卷五);"才"包括材质和才能两个方面。关于"志"(志向)、"才"(才能)、"术"(技能)三者的关系,他认为"志"是关键,但"非才则无以济其志,非术则无以辅其才"。朱熹的读书法对古代的学习心理也有较大贡献。
  
  朱熹的心理学思想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的人性论和情欲说等一直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依据。他著作浩瀚,论述心理问题较多的有《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