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从"赋"字到赋体
1)  From "Fu"to "Fu ti
从"赋"字到赋体
2)  Fu Style
赋体
3)  Fu
1.
Slightly Discusses LI Bai to Front Generation of FU Inheriting with Surmounting;
略论李白对前代赋的继承与超越
4)  ode [英][əʊd]  [美][od]
1.
A New study on the artistic characters of ode in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赋”法艺术特征新论
2.
Combining the ancient files and documents, the article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 of the word "ode" before"Qing" Dynasty, pointing out the two meanings of the word"ode"in the documents before"Qing" Dynasty: "tax tribute",and"expatiation".
本文结合古代文献,系统研究了先秦“赋”字的语义演变,指出”赋”字在先秦典籍中有税贡、铺陈二义,前者为其本义,后者则为同音假借,后义本字应为“敷”,后世所说的“赋诗”、“诗赋”,取义于铺陈,其根源在于此。
5)  assigned name
赋值名字
6)  literal assignment
文字赋值
补充资料:赋体文
赋体文
赋体文

赋体文,是一种以对偶、用典、声律、辞藻、意境、言志、抒情、形式等为特范的语言文学现象、抒情方式。新体赋文,未受西洋文化影响,倒是承袭了国粹。汉字有5000年历史,而白话文入赋,仅不足百年而已。赋,首先是给别人看的,诗则反之。因为,没有谁能比赋者自己更深在功夫里。赋痴,其志凝;赋痴,其文工;赋痴,其技良。不知赋,莫作诗;不晓辞,莫为赋。“新古赋”,可谓新时代的汉赋。不是文字散句,而是一种新体语风。辞赋首不在于形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它自身的价值、存在的理由、表现活力度、传衍力等都在于其内容是否适合那个时代与社会文化生产力。中国古赋,侧重:格律、体式、秉承、意境、语质、汉字表现力。赋文化,品评、鉴赏、传播--认知的普遍性,多表现赋人强烈情感与深刻哲理、情感、语质并重上;表现积极意义、创造精神、社会责任感层面上。因此,赋体文是社会历史范畴的文化痕迹与辞赋文化的总和。故,辞赋大师潘承祥曰:“赋者,乃综合之体也。赋家,则有包举宇内之心,吐哺八荒之志也。横被六合,三成帝畿。楚以辞兴,汉以赋盛;辞以龙兴,赋以虎视哉!於是睎秦岭,睋北阜。挟沣灞,据龙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