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甲骨文美感初探
1)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to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Inscriptions on Bones
甲骨文美感初探
2)  A Primary Study on the Nouns of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 ll
甲骨文名词初探
3)  Preliminarily Exploring of Paronym i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甲骨文同源词初探
4)  The Adjectives of De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甲骨文形容词初探
5)  A Re-examination of the City of Bo in Bone and Tortoise Shell Inscriptions
甲骨文亳邑新探
6)  Aesthetic Study of Official Documents
公文审美观照初探
补充资料:甲骨文
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王盘庚迁殷以后到纣亡国时的遗物。后在郑州、洛阳等地商代遗址中亦有出土,在北京昌平、陕西周原遗址中又发现了西周甲骨文。甲骨文开始是自然流露,无人注意。1899 年王懿荣辨认为商代文字,从事收集。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始于1928年,最大的收获是1936年夏发掘的第127号坑,得甲骨文1.7万多片。综合先后所得加以拼缀挑选,编印为《殷墟文字·甲编》和《乙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汇集1899年以后80 年间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共41956片,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具体指导,编印为《甲骨文合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70年代在殷墟发掘所得甲骨4589片,由钟少林等5人编著《小屯南地甲骨》。甲骨文大约有 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的六书来检验,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知识。例如:简化,形体复杂的字,日趋简单,笔画减少;形声化,象形字增加声符,假借字增加形符,变成形声字。甲骨文原来专指安阳殷墟所出,经过许多学者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在中国文字史上可以看作一个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地又发现了周人有文字的甲骨,其中以岐山、扶风所出比较重要。这些资料字形与殷墟不尽相同。
   
   

商代刻在牛骨上的文字(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

商代刻在牛骨上的文字(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