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潘光旦释"位育"
1)  Mr. Pan Guangdan s interpretation of Weiyu (位育)
潘光旦释"位育"
2)  Pan Guangdan
潘光旦
1.
Pan Guangdan s theory of `weiyu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潘光旦的“位育”论与构建和谐社会
2.
The Study of Pan Guangdan s Moral Thoughts of a University;
潘光旦大学德育思想研究
3)  Pɑn Guɑngdɑn
潘光旦(1899~1967)
4)  microdenier
微旦位
5)  Pan Naiguang
潘乃光
1.
However,many evidences demonstrated that Pan Naiguang,who was hired as commission official assistant by Wang Zhichun,is the really author of the works.
笔者在整理广西诗人潘乃光的诗集时,发现潜居王之春幕府三十余年的潘乃光才是实际的撰写者。
2.
Pan Naiguang(1844-1900),born in Lipu in Guangxi, pas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year when he was 20 age.
潘乃光(1844—1901),广西荔浦人,二十岁中举。
6)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SHI Dan's Tomb Memorial Tablet in Song Dynasty
宋时旦墓志考释
补充资料:潘光旦
潘光旦(1899~1967)

    中国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1967年6月10日卒于北京。1913~1922年在清华留美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留学美国,先在纽约汉普夏州达茂大学攻读生物学,获学士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动物学、古生物学、遗传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讲授心理学、优生学、家庭问题、进化论、遗传学等课程。1934年起,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1952~1967年在中央民族学院工作。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委员。
    潘光旦十分重视优生学的教学和研究,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出路之一。提出健全的社会不可偏废和忽视两纲六目,即个人之纲的通性、性别、个性三目和社会之纲的社会秩序、种族绵延、人文进步三目。主张实行只包括年老父母、未成年子女等直系亲属组成的折中家庭,认为这最有利于个人发育和社会进步。他在家谱学、人才学及妇女问题等领域的研究均有一定的成就。著有《家谱学》、《优生概论》、《日本德意志民族性之比较研究》、《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史观》、《优生原理》等。译有霭理士《性的教育》、《性的道德》、《性心理学》,赫胥黎的《自由教育论》,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