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心身关系问题探析
1)  Research on the Mind-and-body Relationship
心身关系问题探析
2)  key problems exploration
关键问题探析
3)  analyzing the mental problems
心理问题探析
4)  the mind-body problem
心-身问题
1.
Dealing with the mind-body problem,mainstream functionalists tried to keep to the stand of physicalism,while to be against reducing mental state to physical state.
主流功能主义在心-身问题上试图保留物理主义的基本立场,但又反对把心理状态还原为物理状态。
5)  mind-body
身心问题
6)  mind-body problem
心身问题
1.
The modern studies of the problem have added three new visual angles about reference and language and reduction,which have made more particularly studies on the classical structure of the mind-body problem.
笛卡尔时期奠定了心身问题的古典结构,即心身问题的两个基本面、解答的基本思路及困境。
2.
Functionalism receives wide agreement in the current discussion of mind-body problem, many people consider that functionalism give a mor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mind-body problem.
心身问题在心灵哲学中一直是一个热点同时也是难点问题。
3.
So my paper tries to sort out the various reductive approaches to the mind-body problem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wave reductionism.
所以,本文试图在总结心智还原各种学说的基础上,阐述求解心身问题的各种还原进路及新潮还原论模型的发展,特别是讨论了新潮还原论在解决多重实现问题和意识“难题”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与存在的局限。
补充资料:心身关系
      研究心和身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具体说来,是关于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心和身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还是两种完全对立的东西的问题。其关键是如何看待心理的实质。心身问题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心身医学、神经科学及哲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问题。从心理学来讲,心身问题可表现为心脑问题、心理与生理的关系问题或心理活动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问题等形式。
  
  研究简史  文物遗迹及现代世界上原始社会部族的有关资料表明,原始人早就可能相信人的躯体在活着的时候为灵魂所占据,躯体死后灵魂就离开了。约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墨子也有人死为鬼之说。但荀子却提出了唯物一元论的"形具而神生"的心身观。这一科学的看法经南朝范缜在《神灭论》中以"形质神用"的观点进一步阐明后,达到完善地步。在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中虽也出现过一些非唯物一元论的形神观,但总的说来不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思想史中的心身观则有颇不相同的境况。古希腊时尽管有像德谟克利特那样持"严格"唯物论立场的学者,但他与中国古代不少思想家一样把心(灵魂)看作像躯体一样,是物质的东西。尽管亚里士多德有关于身为灵魂之形的论述,但他并未一贯坚持这一论点,而且在当时影响也不大。相反,其师柏拉图的二元论由于受到基督教的支持而一直有巨大影响。至今柏拉图的这一论点在西方心身关系学说中仍留下明显的烙印。17~19世纪,随着产业革命的爆发,西方出现了种种机械唯物论的、唯心论的和二元论的心身关系理论,其中R.笛卡尔的二元论起有重大影响。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心理学受到行为论的较普遍、强烈而持久的影响,除把情绪作为本能而与行为相互联系外,基本摒弃了对心理、意识的研究,从而也基本上抛弃了心身问题的探讨。在生理学方面,由于对自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研究的进展,促使在生理心理学领域内开展了如W.B.坎农等有关情绪与躯体生理变化的大量研究(这里也有W.詹姆斯的情绪学说的影响),且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实践,引起了心身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这是20世纪前半期心身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50年代后,一则由于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的发展,行为主义心理学趋于衰落,而意识心理学的研究又开始复苏;二则由于在神经科学中对脑干网状结构、割裂脑、脑损伤、微电极技术及心理药物学等的研究与进展,心身问题遂逐渐集中于脑与意识关系的研究上。有关学者曾提出种种关于脑与意识的假说并召开一系列有关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取得较显著的成就。在苏联,自19世纪后期以来对心脑关系问题的研究已作出突出的贡献,这是一条沿着И.Μ.谢切诺夫和И.Π.巴甫洛夫的研究路线所取得的成就。谢切诺夫首先提出了关于心理为大脑反射的概念,巴甫洛夫以信号刺激与强化发展了笛卡尔关于反射弧的概念,大大克服了这一概念的机械性。20世纪30年代后,Π.κ.阿诺欣又以超前反映及反馈为特点的功能系统理论发展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60年代后,Α.Р.鲁利亚又发展了阿诺欣的功能系统理论。
  
  重要理论观点  自中世纪以来曾出现过几种较有系统和影响的心身关系理论。
  
  西方几种有代表性的心身关系理论  ①中性一元论:认为心和身是某种中性东西的两个方面或属性。其中E.马赫的经验批判论是对西方心理学中心身关系理论具有最大影响的一种中性一元论。这是把经验作为统一心和身的中性东西的一种主观唯心论。如詹姆斯的激进经验论认为,在人的认识范围内,世界一切东西,如心和身,均由经验所构成,而经验的一个片段(如身)只有在它和别的经验片段(如心理)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其特性。W.冯特的心身关系理论虽常表现为平行论的二元论特点,但其关于两类经验同一性质的看法则同样属于马赫经验批判论的范畴。中性一元论表面为克服心身二元论,实则是把身统一于心的唯心一元论;②心身交互作用论:认为心与身为两种本质上不同的独立实体但彼此可以相互作用的理论。这是一种较早的典型的心身二元论,在西方最流行;③心身平行论:认为心身为两种各不相干的实体依同一步调而协同活动,也是一种典型的心身二元论;④心身同形论: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的形式与产生它的神经兴奋的形式相应,故此论可视为心身平行论的一个变式;⑤副现象论:认为心理现象只是由物理过程所产生的不起作用的副现象或副产品。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心身二元论;⑥心身等同论:认为心等同于身、心理等同于生理的一种二元论的心身观。由此可见,在西方心身关系理论中,除明显的唯心论和典型的心身二元论外,其余几种论点似乎都以不同形式企图克服二元论,但终因受传统的心身二元论影响较深,其实质仍为心身二元论的不同表现形式。
  
  20世纪中叶后,由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并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心身问题上的正确观点,逐渐出现了一些朝唯物一元论方向发展的心身理论。
  
  斯佩里的一元论的交互作用论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R.W.斯佩里于60年代末在割裂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脑与意识关系的新理论,即一元论的交互作用论。它主要包括两个假定:①意识是整个脑活动所突现的一种新的特性,而非脑的任何局部的或诸局部总和的特性。它是脑兴奋的一种功能的、操作的、动态的和新突现出的特性。意识不同于并多于它据以建立的神经-物理-化学诸事件的总和;②意识与脑生理活动具有相互作用。由于意识位于脑系统内物质活动诸层系的最高层系,故对其下包括脑生理层系在内的诸层系具有因果的决定作用。他认为这一决定作用具有关键意义,为其理论中的创新成分。为了强调这点,他又以"心理主义"作为其理论的归属。70年代后,他进而将其理论由心脑关系扩大到广泛的心物关系中,而且认为在外界事物或人的环境中最主要的是社会事物或社会环境,从而使以脑为中介的心物关系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社会价值含义,且以此来探索人性或人的特点问题。斯佩里的心脑关系理论曾引起心理学界的一场争论,至今仍有人持异议。这主要是由于斯佩里使用过一些错误的概念,如把心理作为"实体",把行为论与唯物论等同而反对唯物论,再如他将其理论说成是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折衷论等。所以斯佩里的心身论虽然有些接近辩证唯物论之处,且在心脑关系问题上对辩证唯物论有所支持,但也显示出对西方传统唯心论未能完全摆脱。
  
  本赫突现论的心理-神经一元论  70年代,加拿大科学哲学家M.A.本赫系统阐述并发展了以D.O.赫布和D.宾德拉为首的突现论的心脑关系论,主要包括 3个要点:①一切心理状态、事件和过程,均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事件和过程;②心理的状态、事件和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成分相关的突现;③所谓心身关系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子系统之间或它们与有机体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此为平行论与相互作用二元论的结合。本赫认为,这一理论既体现了心身相互作用的事实,又不越出生物学层次的范围之外。这一理论在趋向唯物的心理-神经一元论方面曾受到国际上一些有关学者的支持,但其对心理的明显生物学观点及其关于平行论与相互作用二元论相结合的看法则引起一些争论并受到质疑。
  
  鲁利亚的功能系统论  苏联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根据Л.С.维戈茨基关于心理实质的理论,并在巴甫洛夫关于大脑功能定位理论的指导下,在大量临床与实验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阿诺欣的功能定位论,于60年代提出了动态的、系统的功能定位论。他认为,心理活动作为一个功能系统依赖于脑的诸个别的有时分散很远部位的协同活动,其中各部位对此功能系统均起到其自身特有的作用。意识就是在这些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活动。他说意识是人的一种主动接受现实的复杂形式,是调节人类行为的最高级形式。意识以言语等活动为中介,使人在周围世界内能作出完善的定向。它是在社会历史中形成的。就个人意识而言,操纵物体的活动与语言的发展,对意识的形成有极密切的联系。他认为意识发展的诸层系是:直接印象、知觉、具体记忆及以语言活动为主的阶段等。大脑不同部位的动态结构,随个体心理的发展程度而改变。在局部脑损伤后,此系统可改组。他提出意识的主要特点是重新编码信息,选择主要联系并抑制干扰因素,形成活动程序并比较行为结果与原初意向的异同等。按照这些机能系统,他将脑分为几个主要的机能结构区,各结构区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每一结构对每一心理过程均起到自己独特的作用。这一学说有把脑作为心理的唯一器官和把意识等同于全部心理活动这两个缺陷。
  
  潘菽关于心身问题的理论观点 50年代中期,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活动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与争论。其中大多数学者主张区别统一说,即认为心理是全部高级神经活动中的一部分,是高级神经活动中一种具有特殊的新的特征的类型。潘菽于1956年较明确地发挥了这一学说,认为心理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当高级神经活动发展到人类阶段而达到最高级程度因而产生了特殊的新质时成为一种心理活动。1981年,潘菽又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整个心身问题,他的理论主要是发扬中国古代"形具而神生"和"形质神用"论以及马列主义关于心理是脑的功能的论断的。他认为心和身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东西而非本质上不同的两个东西,不然的话,就会陷入二元论。他在系统检阅与分析历史和现代有关心身问题的一些主要论点之后,提出了唯物论的心身一元论的主要意义和内容:①只有用唯物一元论的观点才能解决西方自古以来一直争论的心身问题;②人的心理除与身体联系外,还必须把它和客观事物相联系。进而提出了心理是身体与有关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公式;③构成心理活动的神经过程是由基本的神经生理过程所构成的。由或多或少的神经生理过程按照一定方式互相联系起来、组织起来、联合活动起来,以整个脑或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为其直接背景,并以整个身体活动状态为其间接背景,它就具有一定的新的特性而成为一种"心理活动";④心身能交互作用是客观事实。其实人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神经过程。此神经过程又是由或多或少的基本神经过程所构成的。从而心身之间能产生活跃的交互作用。它既包括不同的心理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又包括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之间的交互影响,还包括心理活动通过与身体的交互影响而产生的和客观事物的交互影响。故心理活动能具有一种原因的作用而参加到客观世界的因果链中,而心理能仅为物质能的一种形式。
  
  评价  综上所述,可见心身问题只有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向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和健康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唯心论、二元论和形而上学机械唯物论的影响,使这一问题成为难解之谜。从辩证的唯物一元论的观点看来,心身问题是身体与其功能的问题或体用的问题。生理虽也是身体的功能,但它与心理功能有实质的区别,有基础活动与诸基础活动间因组织关系而突现的新活动之别。20世纪50年代后有关的一些学者由于自觉地或自发地朝着唯物论的方向前进,已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但仅是方向问题的解决并不等于心身问题全部彻底的解决。心理究竟是如何统一于身体特别是脑的,还需要深入研究。就目前而言,虽然已出现了一些如神经心理学,以及心身医学等专门从事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与应用的学科,但它仍处于象鲁利亚所说的"婴儿期"中。今后的研究应注重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并采用新的研究方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