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巫山东周楚墓浅析
1)  An Analysis of the Chu Tombs of East Zhou Dynasty in Wushan
巫山东周楚墓浅析
2)  East Zhou tombs
东周墓葬
1.
Initial analysis on the adhesive in a bronze sword unearthed from East Zhou tombs in Zhoujiazhuang (Zhou Family Village),Shandong province;
山东新泰周家庄东周墓葬出土青铜剑上胶粘剂的初步分析
3)  Mashan Chu Tomb No. 1
马山一号楚墓
4)  Shizishan Chu King's Mausoleum
狮子山楚王墓
5)  Chengqiao Dongzhoumu
程桥东周墓
6)  Chu Tomb
楚墓
1.
Study on the Change of Chu State s Western Territory through the Chu Tomb in the Xiajiang Area;
从峡江地区的楚墓看楚国的西境变化
2.
The X-ray spectrofluorimetry(XRF)and metalloscopy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joint between the handle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bronze Ding that was unearthed at Chu tomb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located in Xiangfan city,Hubei province.
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金相显微观察对湖北省襄樊陈坡M10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青铜鼎的耳部连接标本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及金相组织检验。
3.
Chu tombs at Huangfumiao distribute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Jinan city, the capital of the Chu state, and excavated accompanying the Xiangyang-Jingmen highway project.
荆门黄付庙楚墓位于楚都纪南城东北。
补充资料:东周墓葬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国古代史上称为东周时期。这个时期的墓葬发现很多,总计已发掘6000多座,主要集中在列国都城和其他重要城市的附近。这些墓葬反映了东周时代各地丧葬礼俗的特点及其变化情况,也为研究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发现与研究  1923年新郑彝器被盗掘出土后,马衡曾于翌年前往现场调查出土情况,推断其为春秋时期的郑伯之墓。30年代,苏秉琦、郭宝钧等先后发掘了宝鸡斗鸡台、汲县山彪镇、辉县琉璃阁及安阳大司空村的战国墓。此外还有人作过寿县楚器、长沙漆器等东周墓葬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洛阳金村古墓年代和国别的考订。
  
  东周墓葬的大批发掘,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中原地区发掘近2000座,其中除洛阳中州路东周墓外,春秋时期墓葬主要有陕县上村岭虢国墓、郑韩故城和郑州碧沙岗的郑国墓、侯马上马村等地的晋国墓。战国时期主要有辉县固围村魏国墓、赵国的邯郸周窑村王陵和百家村墓群、长治分水岭韩国墓、平山中山王墓等。楚墓已发掘3000多座,其中 江陵楚墓800多座,长沙楚墓1800多座,其他地方的重要发现有淅川下寺楚墓、信阳长台关楚墓、淮阳马鞍冢和平粮台楚墓、长丰杨公庙楚墓(原寿县朱家集附近),以及湘乡牛形山墓群等。秦墓发掘500多座,主要见于凤翔、宝鸡、户县、长安、咸阳等地,而以凤翔秦墓的延续时间最长。其他各国的墓葬发掘较少,重要的有寿县蔡侯墓随州曾侯乙墓、六合程桥东周墓、固始侯古堆吴墓、绍兴狮子山越墓、临淄河崖头和郎家庄齐墓、莒南大店镇和沂水刘家店子莒墓,以及曲阜鲁城遗址和燕下都遗址中的东周墓等。随着东周墓葬的发掘日益增多,许多地区都已建立详细的年代序列,专题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注意从墓地布局、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等方面,探讨各地东周墓的等级差别和礼制特点。
  
  分区与分期  根据现有资料,可将东周墓划分为3个区域:①中原地区周、虢、郑和三晋的墓葬,属传统的周制范围;②南方的楚墓,与楚邻近并受较深影响的蔡侯墓、曾侯墓属此;③关中的秦墓。发掘尚少的齐、鲁、燕国墓葬,似与三晋地区接近,但又有相当程度的差别。吴、越则可能与楚联系较多。
  
  中原地区的墓葬,根据洛阳中州路东周墓的发掘资料,可分为7期:第一、二期相当于春秋早、中期,出鬲、盆、罐;第三期相当于春秋晚期,出鼎、豆、罐;第四至六期相当于战国早、中期,出鼎、豆、壶;第七期相当于战国晚期,出鼎、盒、壶。江陵雨台山楚墓(558座)分为6期,相当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陶器组合有5种:鬲、钵、罐见于一、二期,鬲、钵、长颈壶见于二至五期,鼎、簠、壶和鼎、敦、壶并存,见于三至五期,第六期为鼎、敦、壶和鼎、盒、钫并存,这一分期大体上代表了南方楚墓的发展序列。长沙楚墓陶器组合与江陵楚墓相似,但普遍无簠。通过以凤翔秦墓为中心的秦墓分期的初步探讨,获知其春秋时期的随葬陶器多为鼎、簋、壶、盘、匜等仿铜明器,战国时期则礼器成分骤然减少,别具特点的鬲、鬴、喇叭口罐等逐渐增多,晚期又出现茧形壶。其他地区的东周墓,因资料所限,无法进行系统的分期。
  
  墓地布局  《周礼·春官》记载,先秦时期有两种族葬墓地:一种是埋葬贵族的"公墓",由冢人按贵族的爵位等级安排墓穴位置和坟丘大小;一种是埋葬平民的"邦墓",由墓大夫负责掌管,不同家族又在墓地中形成各自的"私地域"。东周墓地绝少同期墓葬相叠压的现象,表明当时确有一定的规划和管理。它们的布局情况,大体也可分为两种:一种以上村岭虢国墓地为代表,特点是不同等级的墓葬集于一地,上村岭虢太子墓等规格最高的5座墓在墓地的中部和西部,南、东、北三面的一些墓,有的随葬成套青铜礼器和车马器,有的主要随葬陶器,有的随葬品甚少,但往往都棺椁俱备,并且相当普遍地出土圭、璧、璜、玦等反映一定身份的玉石器,这种墓地无疑应是"公墓"性质的贵族墓地。洛阳中州路东周墓、辉县琉璃阁、邯郸百家村和陕县后川的战国墓,都属此类。另一种以江陵雨台山楚墓为代表, 500多座墓的墓葬形制和器物组合并无太大差别,随葬品中绝无车马器和编钟、编磬,表明墓主身份相近而又地位不高,当为埋葬平民的"邦墓"。而墓葬分布上的疏密不匀,则可能与分属不同家族的"私地域"有关。郑州碧沙冈、禹县白沙、郑州二里冈和安阳大司空村发现的均属此类。
  
  东周列国国君的陵墓,已作勘察或发掘的有秦、赵、魏、中山、燕和齐,布局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凤翔秦墓中的秦公陵园是在大的陵区之内,又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陵园;邯郸、永年两县境内的5处赵王陵,则在长、宽各200余米的陵台中部矗立一、两座高大的坟冢,有的陵台附近又发现若干稍小的墓,辉县固围村墓群和平山中山王墓也是这种布局形式;临淄东南鲁山北麓的"四王冢"和"二王冢",已被考订为田齐公陵,是在横列一排4座或2座大冢的前面,再分布若干小冢;燕下都的两个相邻墓区,则分别排列13座和10座大小不等的坟冢。尽管各处分布有不同,但王室的冢墓单独集中于一地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各处东周墓地又常发现夫妇并穴合葬现象。例如长治分水岭有六、七对并列的墓,两墓规模相仿,方向一致,一墓随葬品中有武器、少装饰品,另一墓多装饰品、无武器。再如下寺楚葬中的2号墓及两侧3墓,固围村魏国墓地的 3座大墓以及中山王陵兆域图铜版所示的墓地布局,也是夫妇并穴合葬。
  
  墓葬形制  各地发现的东周墓葬,绝大多数是没有墓道的中小型土坑竖穴墓,有一条或两条墓道的大墓不足百座。
  
  春秋时期的带墓道大墓,主要见于凤翔秦公陵园,据钻探共有14座双墓道的特大型墓。其中8座通长200~300米,墓室长50~60米,宽30~40米,深20余米;6座及另外两座单墓道大墓,多长20~30米,宽10~20米,深十余米。临淄河崖头大墓的墓室部分长、宽均20余米,南面有一条墓道。其他墓主身份较高的春秋墓,例如寿县蔡侯墓、淅川下寺楚令尹墓、沂水刘家店子莒公墓,墓室均长 8~9米或10米以上,上村岭虢太子墓长近6米,都没有墓道。这说明,在春秋时代,西周以来等级分明的墓葬制度,至少在是否设置墓道的问题上仍很严格。
  
  战国时期双墓道大墓依然较少。目前所知主要有:平山中山王墓(2座)、固围村墓群(3座)、邯郸周窑1号墓、淮阳马鞍冢4号墓、燕下都16号墓,以及盗掘出寿县楚器的?钊露汛竽梗布?6处9座,墓室部分多长、宽十余米以至20米以上,墓主都是国君或地位相近的人物。单墓道的战国墓,北方除洛阳金村古墓(8座)外,主要有洛阳东周城东北部发现的几座,其中一座出土有带"天子"字样的石圭;莒南大店镇两墓,一座墓主为"莒叔之仲子平";固始侯古堆大墓,墓主可能是宋景公妹"句吴夫人"。单墓道的楚墓已发掘50多座,规模较大的有江陵天星观1号墓、淮阳马鞍冢3号墓、长丰杨公庙的9座墓、信阳长台关两墓及临澧九里1号墓等,墓室长、宽均在10米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墓主身份也相当高。但有些楚墓并非如此,例如江陵望山、藤店和长沙浏城桥等墓,墓室长度均不足10米;而雨台山的32座单墓道墓,墓室长仅3~4米,随葬器物较少,表明楚地对墓道的设置似不象中原那么讲究。战国时期大墓也有不设墓道的,最明显的是曾侯乙墓。
  
  东周时期规模较大的墓,一般都是在墓室正中构筑木质椁室,椁内安放双层或三层套棺。莒南大店镇两墓,墓室分南北两半,一为椁室一为葬器坑,墓道开在葬器坑一侧,是少见的特例。某些大型战国墓,如平山中山王墓、固围村墓群、监淄河崖头大墓等,木椁周围又垒砌两三米厚的石墙。封墓时,中原地区常在大墓的墓室部分积石、积炭、积沙以防潮、防盗;南方则填塞木炭和白膏泥,故其密封性能甚好,棺椁保存完整。楚墓的椁室结构复杂,目前确知规格最高的天星观1号墓和长台关两墓,都用隔板分成7间,中央置棺,周围6个边箱存放随葬器物。规格较低的墓则在头端和一侧设边箱,或仅有头箱。
  
  许多有墓道的战国大墓都有夯筑而成的高大坟丘。固始侯古堆大墓的坟丘高7米,直径55米;固围村的3座并穴合葬墓墓上分别发现有宏伟的"享堂"遗迹。平山中山王墓则在上百米见方、高15米的封土之上再建"享堂"。
  
  东周小墓常在头端掏挖壁龛以存放随葬陶器。壁龛春秋中期已经出现,战国时期更加增多,南北皆然。关中秦墓从战国中期开始,由壁龛发展成洞室墓,有的洞室之中再掏壁龛。战国晚期,中原地区又有空心砖墓与洞室墓并行。
  
  葬式  东周时期的大墓,人骨架多因盗扰和腐朽而不存在,仅可大体判知葬式均为仰身直肢。小墓的葬式则各地有所不同:南方的楚墓,从保存尚好的少数骨架和葬具形状看来,多数为仰身直肢,少数可能侧身;中原和关中地区直肢、屈肢均有,比例多少则因地而异,洛阳、辉县等地屈肢者较多,郑州、陕县等地则屈肢所占比例较少;关中的秦墓不仅葬式多为屈肢,而且蜷屈特甚,呈箕踞状。但凤翔八旗屯的几座春秋秦墓,墓主为仰身直肢,壁龛内的殉奴方为屈肢。
  
  人殉现象仍有发现,但仅20余墓。其中,殉10人以上的有曾侯乙墓、大店镇两墓、临淄郎家庄墓、侯古堆墓及固始白狮子地1号墓等,殉葬者均有薄棺装殓,应是墓主的姬妾或亲信待从。刘家店子莒公墓中,除一具有薄棺的人殉外,还在填土中发现30多具相互叠压的殉人,是极个别的一例。另外十几座墓,大多每墓殉一、二人,一般也有葬具。除凤翔八旗屯秦墓外,各地发现的人殉均为仰身直肢葬。
  
  随葬器物  墓主身份较高者,随葬成套的青铜礼器,春秋晚期以后有的墓用制作甚精的陶礼器。铜或陶质礼器的器类主要有鼎、鬲、甗、、簠、壶、鉴、盘、匜,南方的楚、蔡等国墓常有小口盥鼎及盥缶、尊缶等器。墓主身份较低者,春秋时随葬鬲、盆、罐等日用陶器,战国时期多用制作不精的鼎、豆(或簠、敦)、壶等陶礼器,偶尔也有兼用一两件铜礼器的。
  
  成套的青铜礼器(或陶礼器)体现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大体说来,随葬三鼎的墓一般有车马器,五鼎以上的墓常有车马坑,七鼎以上和部分五鼎墓有编钟、编磬,例外的极少。目前所知身份明确、器物又较齐全的高级贵族墓,例如寿县蔡侯墓、随州曾侯乙墓、平山中山王墓和燕下都16号墓,都随葬九鼎、四簠,除中山王墓的其他三墓又有八和一、两件镬形大鼎,固始侯古堆大墓也出九鼎。身份稍低的上村岭虢太子墓、下寺楚令尹墓及侯马上马村13号墓、长治分水岭14号墓、陕县后川2040号墓、莒南大店镇两墓均随葬七鼎。楚墓随葬器物的组合情况与中原有所不同,贵族墓除身份特高者外,鼎一般采用偶数(或四、或六、或八),雨台山等地中小型墓的随葬陶器也是两两成对者为多。某些规模不大的楚墓,随葬品中有较好的漆木器、青铜器,也有兵器和车马器,并且经常发现瑟、鼓等乐器,却绝无编钟、编磬,进一步说明"金石之乐"不能任意享用,是区分高级贵族身份的重要标准。
  
  东周高中级贵族墓附属的车马坑,所埋车马的数目也有差别。例如,上村岭虢国墓有10车20马和 5车10马两种,邯郸百家村墓地有26马、14马、 8马、4马、2马的不同(车数未能判明),凤翔八旗屯墓地有3车6马和1车2马两种。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车马坑,是淮阳马鞍冢的两座,双墓道的4号墓附近的2号坑葬车23辆,单墓道的 3号墓附近的1号坑葬车8辆。临淄河崖头大墓的东、北、西三面,环绕凹形马坑,坑宽4.8米左右,全长约213米,据部分发掘推算,全部殉马达600匹以上。
  
  

参考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叶小燕:秦墓初探,《考古》1982年1期。
   郭德维:楚墓分类问题探讨,《考古》1983年3期。
   叶小燕:中原地区战国墓初探,《考古》1985年2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