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老子及其著述辨伪
1)  Lao-Tse and Identification of His Works
老子及其著述辨伪
2)  Researches into Laozi and His Posthumous Work
老子及其遗著研究
3)  Yu Huai and His Works
余怀及其著述
4)  A Continuous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Authenticity of Song Yu s Works
宋玉著述真伪续辨
5)  The Research on Jin Luan and His Works
金銮及其著述研究
6)  On the Study of Cai Tao and His Works
蔡絛及其著述考论
补充资料:余怀

Yu Huai
余怀


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又号曼持老人。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他与杜□、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
余怀才情艳逸,其诗词用笔较为深细,表现出悠情绵邈的意境。如《由画溪三箬至合溪》:“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桃源不是无寻处,枫叶纷纷路转迷”,将其怅惘之情,溶入苍凉寥落的画面之中。朱□尊评此诗有“晚唐风格”,有一种“秋花”式的“幽艳晚香之韵”。尤其是明亡后,他对一代兴衰,发出千秋感慨,颇多凄丽之辞。他的六首感遇词,通过和王介甫、苏子瞻、陆放翁、刘后村等人的词作,形象地描写了在“故国倾覆”的情况下,一个“九分憔悴”、“心事成灰”的“江南游子”的悲哀。这些作品情感凄怆,词采清丽,颇为吴伟业、王士□所称道。
此外,他的笔记《板桥杂记》记载狭邪之事,共分3卷,上卷雅游,中卷丽品,下卷轶事。其自序曾阐述了以狭邪、艳冶之事生发感慨的原因,认为:“鼎革以来,时移物换。十年旧梦,依约扬州。一片欢场,鞠为茂草。红牙碧串,妙舞清歌,不可得而闻也;洞房绮流,湘帘绣幕,不可得而见也;名花瑶草,锦瑟犀毗,不可得而赏也。间亦过之,蒿藜满眼,楼馆劫灰,美人尘土,盛衰感慨,岂□有过此者乎!”因此,极力渲染当年的繁华,以对照今日的凄凉,是这本笔记的写作上的特点。
著有《味外斋文稿》、《研山堂集》、《秋雪词》、《板桥杂记》、《东山谈苑》、《砚林》等。
(尹恭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