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平榛叶
1)  the leaf of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平榛叶
2)  Corylus heterophylla Leaf
榛叶
1.
Objective:Inhibition of nitrosation by extraction from Corylus heterophylla Leaf was studied under the simulated condition of gastric juice in vitro.
目的:在体外模拟人胃液的条件下,研究了榛叶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3)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平榛
1.
Effect of Stratification and Hastening Germination on Seedling Emergence and Height of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平榛种子层积催芽的试验研究
2.
Preliminary study o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平榛居群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3.
Study on Clonal Structure and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of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平榛克隆结构与个体鉴定的研究
4)  The leaves of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h.ex Bess
榛子叶
1.
The leaves of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h.
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榛子叶乙醇提取物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
5)  heterophylliin B
榛叶素B
6)  Corylus maximacv.Purpurea
紫叶榛
补充资料:谢榛(1495~1575)
      明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一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他年轻时刻意为歌诗,渐渐闻名于当世。入京后就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建立诗社,谢榛为长。但随着李攀龙的名声大熾,再加上他论诗与李攀龙的意见有所不合,于是李攀龙与他绝交,王世贞等人袒护李攀龙而排挤谢榛。但谢榛诗名已著,从此他遍游诸藩王之间,先秦、晋,后燕、赵。他从布衣终其身,死在游历途中的大名。
  
  谢榛论诗的主张主要表现在《四溟诗话》里。他的基本态度是与李攀龙、王世贞一致的,也是极力主张模拟盛唐,鄙视宋人,并且认为:"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岂有不法前贤而法同时者?"但与李攀龙等人稍有不同的是他取径较宽,认为初盛唐14家"咸可为法",并且看到这些大家风格各有不同:"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叠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薰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他强调,对这14家应"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
  
  谢榛较重视诗歌创作中各有所得的"天机"和"超悟"。由此出发,他强调情真,不要摹拟太甚:"今之学子美者,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无病曰病,此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也。"并且还强调"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的独创性。这些看法显然比李攀龙诗论开通和高明。
  
  但是,谢榛尽管提倡"超悟",提倡道他人所未道,其目的主要还在追求诗篇中的"警句"。他认为:"凡作诗先得警句,以为发兴之端,全章之主。格由主定,意从客生。"而且认为这类"超悟"式的独特的警句,既可以通过"静室隐几,冥搜邈然"的办法,也可以通过"阅书醒心,忽然有得"的办法,这些都是脱离生活的错误门径。他的诗歌创作有时仅得佳句而难见完篇,这种现象正是他创作指导思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谢榛的诗歌创作有两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因他长期转徙于公卿、藩王之间,过着类似乞讨的生活,所以其诗经常发抒他飘游中的凄苦情怀。如《夜坐感怀寄徐文山》等篇,苦情愁绪,溢于言表。他描写旅途的困顿也颇为真切精细:"凉雨何冥冥,黑云复浩浩。山行夜不休,破屋临古道。数口远相投,芜秽不及扫。园荒无主人,马散啮秋草。"(《雨中宿榆林店》)诗人也时常升腾起"他年学耕稼"(《春夜即事》)和"亦有逃禅意"(《暮秋夜柬宗上人》)的愿望。但实际上他仍然是到处奔波。二是由于他长期游历秦、晋、燕、赵,所以塞外风光常常出于笔端。象《塞上曲四首》、《胡笳曲》、《九月雪》、《冬夜闻笛》等诗,较为生动地描绘出"吹落梅花雪满山"、"菊花含冻不成秋"的景色,也表现塞外人们的风貌和情怀:"弯弧仰射双下,日晚穹庐带雪归","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有些诗歌还吐露出他期望良将守边的想法。他在《送许参军还都下兼寄严冢宰敏卿》里就大声疾呼:"三关父老且挥涕,当代应多卫霍俦!"
  
  谢榛善长近体,五律更优。如《暮秋同冯直卿、秦廷献、李士美迎黄花山》:"深入黄花谷,高临玉女台。迎人千嶂出,随意一樽开。寒露垂瑶草,秋风扫石苔。子长耽胜绝,猿鸟莫相猜。"句烹字炼,表现出他风度端凝的艺术功力。此外,他的一些七绝也能节制精严、神采焕发,如《怨歌行》等,抒发情怀,颇为蕴藉。
  
  著有《四溟集》24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