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音乐社团建设
1)  music society construction
音乐社团建设
2)  music mass organizations
音乐社团
1.
The music mass organizations of Shanxi University were extraordinary active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山西大学音乐社团异常活跃,文章根据现有资料对此进行系统整理,并就几个主要社团给予介绍。
3)  league construction
社团建设
1.
The Youth League construction and Party construction must be part of the student league construction.
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正确引导,使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服务于高校育人的宗旨;必须完善社团的组织管理、干部管理、奖惩管理、经费管理和指导教师管理;必须积极推进"团建进社团"、"党建进社团"。
4)  undergraduate music association
大学生音乐社团
5)  musical societies and institutions
音乐社团与机构
6)  association-building in universities
高校社团建设
补充资料:外国著名音乐社团
      15世纪,意大利兴起各种探讨学问的会社,称accademia(希腊语)。1570年,诗人巴伊夫和音乐家J.T.de库尔维尔在巴黎成立"诗歌与音乐会社",演唱"七星社"诗人的创作。稍迟,德奥等地出现类似的音乐会社,称collegium(拉丁语)。18、19世纪中,随着公开演出活动的日益频繁,业余或专业的合唱协会、爱乐乐团等演出团体纷纷成立,同时出现了按专业(如某一类乐器、作曲、音乐学或民间音乐、音乐教师等)分别成立的各种学术团体,有地区性、全国性、国际性的,范围不一。兹将学术会社按成立先后择要简介如下:
  
  荷兰音乐艺术促进会  荷兰历史最久的音乐团体,1829年成立于阿姆斯特丹。活动方面甚广,以合唱为重点,兼办音乐学校。1881年起负责音乐专业人员考试。音乐院校改为国立后,该团体虽不再过问音乐教育,但仍设天才学生奖学金。20世纪70年代中,全国有地方分会50个。科研部藏书丰富,有不少宝贵历史文献。
  
  莫扎特国际学会  原为1841年成立的"萨尔茨堡音乐协会与莫扎特学会",为萨尔茨堡音乐活动的中心。1842年建立莫扎特纪念碑,并举行第 1届音乐节。1875年出版世界上第 1套《莫扎特全集》。1880年成立莫扎特纪念馆。该学会活动的经常性内容有:资助音乐家和音乐学生、主办演出、召开会议、收集资料等。
  
  巴赫学会  1850年巴赫百年祭时由R.舒曼等人发起,F.李斯特、L.施波尔等人支持下成立,专事编辑出版《巴赫全集》(共46卷,1900年出齐)后解散,另行成立新巴赫学会,勘订全集中错误之处,另出实用总谱。1901年起,每年举办巴赫音乐节,1904年起出版巴赫年鉴,1907年创办巴赫纪念馆。
  
  国际现代音乐协会  1922年,维也纳青年作曲家 E.韦勒斯等参加萨尔茨堡国际现代室内音乐节后发起并成立。当时会员20余人,其中有A.von韦贝恩、P.欣德米特、B.巴托克、Z.科达伊、A.奥涅格和D.米约。协会宣布宗旨为打破国界和个人趣味的局限,推广现代音乐,每年举行音乐节,以了解一年来音乐生产的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视为"文化布尔什维克"而查封。战后重新活跃,介绍了不少现代音乐的代表作。总部在日内瓦,许多国家设有分会。
  
  国际音乐学学会  1927年正式成立,1930年在列日召开第1次大会,总部在瑞士巴塞尔。1949年召开第2次代表大会后,每3年开1次会,1967年起改为每年1次,参加国40余个,另有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出版《音乐学学报》以及影印乐谱和论文等资料。
  
  日本东洋音乐学会  1936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现任会长为吉川英史,主要研究东方音乐、日本民族民间音乐和音乐民族学。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会,发表学术成果,出版学术刊物《东洋音乐研究》以及有关专著。
  
  达姆施塔特国际现代音乐暑期讲习班 见外国著名音乐节。
  
  国际民间音乐理事会  1947年成立于伦敦,宗旨为保存、推广民间歌舞,加强对它的研究。首届大会有28国参加。1948年后,每年或隔年开大会1次。首任主席为英国作曲家R.沃恩·威廉斯,J.金斯特和Z.科达伊继之,总部于1969年迁加拿大。1968年前出会刊《国际民间音乐协会学报》,后改出年鉴。此外还出版各种书目、歌曲集、通讯等。
  
  国际音乐理事会  1949年成立,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音乐组织。总部在巴黎,现有会员国60余个,另有国际音乐学学会等会员组织18个,个人会员均为国际知名音乐家。1958年起,每2年召开大会1次。大会期间,会员组织举办学?跆致刍帷T诎亓止时冉弦衾盅в胛南鬃柿匣惚嘌Щ岷献飨拢霭妗兑衾质澜纭吩又尽?1970年起,编辑《音乐与交流》等丛书数种。1971年成立音乐家互助基金会。另主持编辑出版《国际音乐资料线索总目》、《国际音乐文献总目》、《国际音乐图像总目》、《世界音乐史》等规划多项。
  
  民族音乐学学会  美国学术团体,1955年成立,也接受外国音乐家为会员;专事研究西方艺术音乐以外的一切音乐现象。1966年,作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团体而被接纳参加美国学术界联合会。创始人M.阿列斯特、C.西格等,均兼通人类学与音乐学。该会出版学报《民族音乐学》。1956年起每年举行学术研讨会。设有金斯特-西格奖学金,供研究生从事研究用。
  
  国际比较音乐学与文献资料汇编学会  1963年在法国音乐学家兼东方学家A.达尼埃卢主持、福特基金会和西柏林议会资助下成立。在佛罗伦萨、东京、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设有分会,专门研究和宣传非欧洲音乐的原始音乐形态。该组织的活动多样,如出版书谱唱片、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组织采风旅行和广播演出。1967年起,会同国际音乐理事会出版《音乐世界》杂志,并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民族民间音乐唱片集"录唱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