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超现实主义戏剧
1)  surrealism drama
超现实主义戏剧
2)  New-realist Drama
新现实主义戏剧
1.
A Stone Thrown into the Lake——On British New-realist Drama;
一石惊破水中天——浅谈英国新现实主义戏剧
3)  realistic drama
现实主义戏剧
1.
The longevity of the 20th century western realistic drama is due to its social value as well as its exclus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ymbolization of image, stylistic fantasticism, internalization of soul.
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戏剧长演不衰,除其较高的社会价值之外,还在于独具的艺术特质。
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alistic drama of the two world famous dramatic authors:Ibsen and Чехов,from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alistic drama,the stress of discussion being on the influence of Ibsen′s social problem plays on “May 4th”problem plays and Чехов′s life plays on Chinese 1930′s and 1940′s drama.
本文从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发生、发展的角度 ,探讨了易卜生、契诃夫两位世界戏剧大师对中国现实主义戏剧发展的影响 ,着重分析了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之对于中国“五四”问题剧、契诃夫的生活化戏剧之对于中国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
4)  view of realistic drama
现实主义戏剧观
1.
He had been sticking to the view of realistic drama since the he started being engaged in drama creation whose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artistic reliability, faithful description of the seriousness of life.
他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就是坚持现实主义戏剧观的。
5)  Expressionism Dramas
表现主义戏剧
1.
Expressionism Dramas show very evident introversion characteristic which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the dramas.
表现主义戏剧中表现出了鲜明的内倾化审美追求,对以后的戏剧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6)  The Realistic Drama
写实主义戏剧
补充资料:超现实主义戏剧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这一名称源出于法国诗人、剧作家阿波利奈尔(1880~1918)1917年创作的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剧作家在此剧剧名下标明:这是一部"两幕及一序幕"的"超现实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有理论纲领的独立流派,它正式形成于1924年,以诗人、剧作家勃勒东(1896~1966)于当年发表的《超现实主义宣言》为标志。
  
  超现实主义戏剧将表现主义戏剧的非理性倾向推到了极限,主张在创作中完全打乱人的常规思维方式,而采取一种所谓的"自动书写方法"。此方法要求剧作家采用"纯粹的精神自动主义","把白日作梦作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创作方法而加以诱导",使剧作家在下意识状态中,"不假思索地、拼命地写下去",而"完全不考虑文字的任何效果",然而在事后,却能发现这样的写作方法具有"行文流畅的幻觉,过分的情绪的迷惘,有一般写作方法所从未获得的特殊意象,有别具风格的画意,还夹杂着一些荒唐透顶的趣语"。超现实主义戏剧认为,采用这种写作方法,是它与其他戏剧流派的根本区别所在。
  
  在舞台表演上,超现实主义戏剧常采用充满怪诞神秘喻意的布景和道具、强烈刺激观众感官的音响效果以及有一定音乐感但并无明确逻辑含意的语句排列方式。
  
  这一戏剧流派主要流行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法国,并曾广泛影响到其他西方国家。代表作家和主要作品有:勃勒东的《你们要忘记我》(1920)、《天气那么好》(1923),J.科克托(1889~1963)的《奥尔甫斯》(1927)、《艾菲尔铁塔上的婚礼》(1924),查拉(1896~1963)的《正面与反面》(1923),卢塞尔(1877~1933)的《非洲的印象》(1910)等。
  
  超现实主义戏剧的上述表现形式,对50、60年代勃起的荒诞派戏剧有一定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