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南京栖霞山
1)  Nanjing Qixiashan
南京栖霞山
2)  Nanjing Qixiashan shike
南京栖霞山石刻
3)  Qixia in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栖霞
4)  Qixiashan
栖霞山
1.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mineralogy of silver in Qixiashan of Nanjing lead zinc siver deposit;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银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2.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of the Qixiashan lead 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genetic model,the indicator model and the ore prospecting technical serial model of the ore deposit.
根据南京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系统阐述了矿床的成因模式、矿床标志模式、找矿方法技术系列模式。
5)  Pb-Zn-Ag mine
栖霞山区
6)  Qixia Mountain
栖霞山矿区
1.
Study on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ability of plant in Qixia Mountain;
栖霞山矿区植物对重金属元素富集能力的探讨
补充资料:南京栖霞山石刻
      中国南方地区佛教石刻。在南京市东北20公里的栖霞山。南齐时沙门法度舍宅为高僧明僧绍建栖霞精舍。宋景德四年(1007)改为栖霞禅寺。现该寺系1908年重建。栖霞山石刻包括明徵君碑、舍利塔及千佛岩3处。
  
  明徵君碑在栖霞寺门右侧,唐高宗李治撰文,书法名家高正臣书。上元三年(676) 立石。碑文内容是以四六韻文为明僧绍写传。它是现存唐碑中最早的行书体碑之一。
  
  舍利塔在栖霞寺后,用花岗岩建成。分5级8面,高18.04米。第1 层刻释迦本行故事。第2层8面雕四天王、释迦骑象图和石门,每两面之间界有石柱,柱上刻金刚经,四天王像侧还刻有"作石人王文载"、"丁延规作石、匠人徐知谦"等题名。第2至第6层,每面都雕有2佛龛,每龛内有一佛趺坐。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现存的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石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重建。由于该塔过于残损,1931年由建筑学家刘敦桢负责设计施工,大体恢复了旧观。
  
  千佛岩造像在舍利塔后,开凿于齐永明二年(484)。此后梁朝萧氏诸王继续凿岩造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龛。现存大小佛龛294个,造像515尊。其中有不少是明朝隆庆年以后雕凿的。1925年栖霞寺主持僧将千佛岩造像除无量殿入口两侧观音、势至2像外,全用水泥涂缮,故现外观已非原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