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牟勒氏角毛藻病毒
1)  Chaetoceros muelleri virus
牟勒氏角毛藻病毒
2)  Chaetoceros mulleri
牟氏角毛藻
1.
Effects of aquafarm wastewater on growth and the uptake ratio of nutrition in Chaetoceros mulleri;
牟氏角毛藻在海水养殖废水中的生长及其对废水的净化作用
2.
Effects of CO_2 on High Density Culture of Chaetoceros mulleri;
CO_2对牟氏角毛藻高密度培养的影响
3.
A three-factor and four-level orthogonal experiment, composed of ultrasonic frequency, power and radiative duration,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ultrasonic radiation on Chaetoceros mulleri.
设计了一个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和辐射时间3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 ,研究超声辐射对牟氏角毛藻的生物效应。
3)  Chaetoceros muelleri
牟氏角毛藻
1.
Effects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iron on the growth of Chaetoceros muelleri;
氮磷铁营养盐浓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2.
Influence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Iron Nutrition on the Growth Rate of Chaetoceros muelleri;
氮、磷、铁对牟氏角毛藻生长速率的影响
3.
The Technique for Industrial Rearing of Chaetoceros muelleri;
牟氏角毛藻的生产性培养技术
4)  growth of Chaetoceros mulleri and Dunaliella salina
牟氏角毛藻与盐藻生长
5)  Chaetoceros muelleri
牟氏角刺藻
1.
CRYOPRESERVATION OF Chaetoceros muelleri BY ENCAPSULATION-DEHYDRATION;
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牟氏角刺藻
2.
Based o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haetoceros muelleri and Nitzschia closterium minutissimai by encapsulation-dehydration,the influences of pre-culture on the two diatoms algal viabiliti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采用包埋脱水法冰冻保存牟氏角刺藻(Chaetocerosmuelleri)、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minutissimai),探讨了预培养对两种硅藻存活率的影响。
3.
Content: This paper takes Nitzschia closterium minutissima Allen et Nelson and Chaetoceros muelleri as experiment materials, and studies the crypreservation of the two under ultra-low temperature (-196℃) with encapsulation-vitrification method.
内容摘要:本文共分两章,第一章是以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minutissima Allen et Nelson)和牟氏角刺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实验材料,用包埋-玻璃化法对两种材料进行了超低温(-196℃)保存研究。
6)  Theiler virus
泰勒氏病毒
补充资料:牟合方盖

球体体积是求积法其中一项须要研究的题目。在二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经已发现球体体积的公式,而且採用的方法更是使用了积分的概念。在中国则要到南北朝时代才正确地求出球体的体积,而使用的方法称为「牟合方盖」。

中国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的「少广」章的廿三及廿四两问中有所谓「开立圆术」,「立圆」的意思是「球体」,古称「丸」,而「开立圆术」即求已知体积的球体的直径的方法。其中廿四问为:

「又有积一万六千四百四十八亿六千六百四十三万七千五百尺。问为立圆径几何?

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丸径。」

从中可知,在《九章算术》内由球体体积求球体直径,是把球体体积先乘16再除以9,然後再把得数开立方根求出,换言之

球体体积=(9 x 直径3)/16

以现代的理解,这公式当然是错的,但以古时而言也不失为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求出近似值。

当然这个结果对数学家而言是极之不满的,其中为《九章算术》作注的古代中国数学家刘徽便对这公式有所怀疑:

「以周三径一为圆率,则圆幂伤少;令圆囷为方率,则丸积伤多。互相通补,是以九与十六之率,偶与实相近,而丸犹伤多耳。」

即是说,用π≒3来计算圆面积时,则较实际面积要少;若按π:4的比率来计算球和外切直圆柱的体积时,则球的体积又较实际多了一些。然而可以互相通补,但按9:16的比率来计算球和外切立方体体积时,则球的体积较实际多一些。因此,刘徽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立体几何图形,而希望用这个图形以求出球体体积公式,称之为「牟合方盖」。

所谓「牟合方盖」是当一正立方体用圆规从纵横两侧面作内切圆柱体时,两圆柱体的公共部分。刘徽在他的注中对「牟合方盖」有以下的描述:

「取立方八枚,皆令立方一寸,积之为立方二寸。规之为圆囷,径二寸,高二寸。又復横规之,则其形有似牟合方盖矣。八皆似阳马,圆然也。按合盖者,方率也。丸其中,即圆率也。」

其实刘徽是希望构作一个立体图形,它的每一个横切面皆是正方形,而且会外接於球体在同一高度的横切面的圆形,而这个图形就是「牟合方盖」,因为刘徽只知道一个圆及它的外接正方形的面积比为π:4,他希望可以用「牟合方盖」来证实《九章算术》的公式有错误。当然他也希望由这方面入手求球体体积的正确公式,因为他知道「牟合方盖」的体积跟内接球体体积的比为4:3,只要有方法找出「牟合方盖」的体积便可,可惜,刘徽始终不能解决,他只可以指出解决方法是计算出「外」的体积,但由於「外」的形状复杂,所以没有成功,无奈地只好留待有能之士图谋解决的方法:

「观立方之内,合盖之外,虽衰杀有渐,而多少不掩。判合总结,方圆相缠,浓纤诡互,不可等正。欲陋形措意,惧失正理。敢不阙疑,以俟能言者。」

而贤能之士要在刘徽後二百多年才出现,便是中国伟大数学家袓沖之及他的儿子祖,他们承袭了刘徽的想法,利用「牟合方盖」彻底地解决了球体体积公式的问题。

祖沖之父子主要是发现到三个「外」的计算方法。他们先考虑一个由八个边长为r的正立方体组成的大正立方体,然後用制作「牟合方盖」的方法把这大正立方体分割,再取其中一个小正立方体部分作分析,分割的结果将跟右图所示的相同,白色部分称为「小牟合方盖」,它的体积为「牟合方盖」的八分之一,而紫红、黄和青色的部分便是三个「外」。

祖沖之父子考虑这个小立方体的横切面。设由小立方体的底至横切面高度为h,三个「外」的横切面面积的总和为s及小牟合方盖的横切面边长为a,因此根据「勾股定理」有

a2=r2-h2

另外,因为

s=r2-a2

所以

s=r2-(r2-h2)=h2

於所有的h来说,这个结果也是不变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