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祁剧高腔
1)  Qi opera Gaoqiang
祁剧高腔
1.
This essay focus on the exploration of music morphology, singing style, characteristic of performing and present state and development of Qi opera Gaoqiang in Hunan.
本文从湖南祁剧高腔的音乐形态、演唱风格、表演特色及其现状与发展思考四个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2)  Jiangxi Drama Gaoqiang
赣剧高腔
1.
Jiangxi Drama Gaoqiang is an important branch in China,which is made up of two Gaoqiang groups formed in the northern Jiangxi Province,namely,Rao River Gaoqiang in the East of Boyang Lake and Hu Kou Gaoqiang polular in the North of Boyang Lake.
赣剧高腔是我国高腔剧种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声腔音乐由形成于江西省北部的两路高腔分支组成,它们分别是流行于鄱阳湖以东的饶河高腔和流行于鄱阳湖以北的湖口高腔,本文选择这两路高腔曲牌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曲牌文词结构和音乐结构的分析,试图说明赣剧高腔曲牌结构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希望能对高腔曲牌结构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3)  high tune of Chu opera
楚剧高腔
4)  Qiyang opera's inherited system
祁剧传承
5)  Xiang opera Gaoqiang music
湘剧高腔音乐
6)  Qi-Lin expressway
祁临高速
补充资料:祁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祁剧兼唱高腔、昆腔、弹腔 3种声腔。高腔分永河、宝河两派,均用祁阳官话演唱,演唱时永河派由鼓师帮腔,宝河派用唢呐帮腔。它们都与弋阳腔有历史渊源关系,由于吸收各自流行地区的山歌、俗曲等民间艺术和吟诗声调,而形成两种不同流派。明代后期,当地已有戏班活动。清代中叶,班社渐增,多兼唱高、昆两种声腔,至嘉庆年间,弹腔传入,形成了高、昆、弹三者兼唱的祁剧。它和广西的桂剧也有历史渊源关系,艺人过去曾一度相互搭班演出。在赣南,至今还有祁剧专业剧团,当地称"楚南戏"。
  
  祁剧著名班社在清嘉庆年间有吉祥班、老四喜;光绪年间有荣庆、老永和;辛亥革命以后有大舞台、发舞台、品舞台、紫云台、大吉祥、太和园、开明、用中、国华等班。现在湖南全省共有23个专业祁剧团。祁剧艺人历来重视培养新人,从清咸丰到抗日战争胜利的近百年间,各地先后共办了79个科班,其中永、月、香、喜、荣、品、福、汉等字科班培养人才最多。1933年在祁阳洪桥办的丽华班,为祁剧第一个女子科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邵阳、武岗、零陵、衡阳又培养了大批演员,大多成为现在各剧团的骨干。近百年来的名演员有李荣祯、桂松茂、郭品文、邓汉葵、李泥巴、筱玉梅、谢美仙等。
  
  祁剧传统剧目据统计有大小戏893本,其中百分之八十为弹腔剧目。高、昆整本戏《目连传》、《精忠传》、《观音戏》、《夫子戏》四大部,称为祁剧"正高"、"正昆"代表剧目,其他属于明清传奇的高腔、昆腔戏,则被称为"耍高"、"耍昆"。"耍高"剧目有《琵琶记》、《金印记》、《投笔记》、《一品忠》等;"耍昆"剧目有《鹿台饮宴》、《卸甲封王》、《别母乱箭》、《藏舟刺梁》、《劝农赏花》等。弹腔戏大多搬演《三国》、《水浒》、《杨家将》等历史故事,以及部分神话、传说、公案戏。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昭君出塞》、《牛皋毁旨》、《闹严府》、《泗水拿刚》;创作的现代戏有《黄公略》和已摄制成影片的《送粮》等。
  
  祁剧的脚色行当分正生(包括外、末)、小生、小旦、正旦、夫旦、花脸(净)、小花脸(丑) 7行。在表演艺术上,具有粗犷、夸张、朴实的特点,动作讲究眼、鼻、胸、手指、脚尖的配合一致和匀称协调,必须符合一定规格,称为"归子午"。各行脚色的指、眼、步和身段,都各自有一套技法,如花脸讲究眼珠的滚动和脸部肌肉的颤动,旦行讲究柔软放松的"棉花身段"等。祁剧的表演特别重视腕子功,要求能倒掌(手掌向外,手指能碰到手臂),转动灵活,耍出各种"腕子花"。此外,尚有许多独特的表演技巧,如跑马的舞蹈,习称"马路",就有几十种动作。同时又融合吸收拳击、舞剑等民间武术,因而更具乡土特色。脸谱只用红、黑、白三色,注重眼、鼻、口的勾画,线条刚劲有力。
  
  祁剧音乐丰富,高、昆唱腔和伴奏曲牌数以千计。弹腔分南北路,南路相当于二簧,北路相当于西皮,并有弋板(四平)、安春(吹腔)等调。祁剧唱腔高亢激越,传统唱法除夫旦、丑用真声外,其他行当均讲究"雨夹雪"(真假声结合)。演唱要求严格,咬字注重单、双、空、实,出音讲究抑、扬、顿、挫,务求字正、音清、腔圆。伴奏乐器主要为祁胡、月琴、三弦、板胡(瓜琴)4大件,祁胡的琴筒用楠竹制成,小而长,筒口成喇叭形,琴柱内装铁条,琴弓内藏铁丝,其音高亢宏亮。打击乐器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和帽形噪鼓以及宽边大锣和大钹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