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丙烯酸五氟苯酚酯
1)  pentaflurophenyl acrylates
丙烯酸五氟苯酚酯
1.
Synthesis of pentaflurophenyl acrylates
丙烯酸五氟苯酚酯的合成
2)  pentabromobenzyl acrylate
五溴苯基丙烯酸酯
1.
Then a new flame-retandants pentabromobenzyl acrylate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brominated pentabromobenzyl and acrylic sodium with methoxyethanol as the solvent.
结果表明,采用溴/过氧化物法时,产物的产率和溴含量都较高;进一步在乙二醇甲醚溶剂中与丙烯酸钠反应得到了新型阻燃剂单体五溴苯基丙烯酸酯。
3)  multihydroxymethyl phenol acrylic ester
多羟甲基苯酚丙烯酸酯
1.
Research on synthet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hydroxymethyl phenol acrylic ester;
多羟甲基苯酚丙烯酸酯的合成工艺与应用研究
4)  m-phendiol epoxy acrylate
丙烯酸间苯二酚环氧酯
1.
h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kinetics of m-phendiol epoxy acrylatesynthesis catalyzed by dimethylbenzylamine (DMBA) have been studied.
N,N-二甲基苄胺催化合成丙烯酸间苯二酚环氧酯的机理高俊刚,王洪芳,袁翠红(河北大学化学系,保定071002)关键词丙烯酸间苯二酚环氧酯,N,N-二甲基苄胺,催化反应机理不饱和酸环氧酯是由不饱和核酸与环氧化合物进行环氧化反应形成的一种。
5)  Tribromopheny phenomalic acid
丙烯酸三溴苯酚酯
6)  2,3,3 tetrafluoropropyl acrylate
丙烯酸四氟丙酯
1.
Atom transfer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of 2,2,3,3 tetrafluoropropyl acrylate (TFPA) and styrene (St) was successfully conducted in the water dispersion system with ethyl 2 bromoisobutyrate as initiator and CuBr/CuBr 2/phenanthroline as catalyst, respectively.
以 2 溴代异丁酸乙酯 (EBiB)为引发剂、CuBr/CuBr2 /1,10 邻二氮菲 (phen)配合物为催化剂 ,在水分散体系中进行了丙烯酸四氟丙酯 (TFPA)与苯乙烯 (St)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 ,所得共聚物的分子量 (Mn)随着单体总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大 ,分子量分布 (Mw/Mn)较窄 (1 2 6~ 1 65 ) ,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 。
补充资料:2-苯基丙烯

国标编号 33544
CAS号 98-83-9
分子式 C9H10;C6H5C(CH3)CH2
分子量 118.18

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臭味;蒸汽压 0.27kPa/20℃;闪点:54℃;熔 点 -23℃;沸点165~169℃;溶解性:不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0.90(25℃);相对密度(空气=1)4.1;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ABS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改性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毒。对皮肤、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接触后查引起烧灼感、咳嗽、眩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严重时引起肝、肾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49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IOSH法)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50ppm
前苏联(1975)污水排放标准 0.1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