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两栖式城市化
1)  amphibious urbanization
两栖式城市化
2)  wheeled amphibious vehicle
轮式两栖车
1.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wheeled amphibious vehicle during its design phas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taken to simulate the amphibious vehicle’s steering in the water.
为了在设计阶段评价某轮式两栖车辆的水上性能,研究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轮式两栖车水中行驶进行模拟计算的可行性。
3)  boat-type amphibious vehicle
船式两栖车
1.
Based on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at-type amphibious vehic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tarting resistance to the hull of boat-type amphibious vehicle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dicting model for starting resistance.
本文针对船式两栖车的行驶特点,分析了两栖车船体起步阻力的形成机理,从而导出船体起步阻力的预测模型,并对船体起步阻力进行了预测计算和室内土槽试验验证。
4)  urbanization pattern
城市化模式
1.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hoose a scientific urbanization pattern to exert the function of cities.
选择科学的城市化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强国之梦具有重大意义。
2.
Different urbanization patterns generate a variety of effects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which can be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development concepts,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technical merits.
认为城市化所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关键不在于城市化本身,而在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否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不同的城市化模式所产生的资源环境效应是不同的,它受到发展理念、环境政策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粗放型的城市化模式在经济发展中加大了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而集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则降低了资源环境消耗的强度和数量,有利于在经济发展中处理资源环境问题。
5)  Urbanization model
城市化模式
1.
An Analysis of Rapid Urbanization of China and the Choice of Urbanization Model in China;
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原因分析与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2.
The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China s urbanization models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ccompanied by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and gives a reasonable judgment of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模式的演进过程,观察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我国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合乎规律的判断。
6)  urbanization mode
城市化模式
1.
The Choice of Market Oriented Urbanization Model;
市场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2.
Study on the Urbanization Model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模式与对策研究
3.
The compact urbanization characterized by big city with development priority and the balanced urbanization featured with small towns with priority are two major urbanization modes.
以大城市优先发展为代表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与以小城镇发展为代表的均衡型城市化模式是城市推进的两种主要方式。
补充资料:费列特轮式侦察车
Image:11617898764517877.jpg
费列特轮式侦察车

国别 英国

名称 费列特轮式侦察车

ferret wheeled scout car

研制单位 戴姆勒有限公司

daimler company limited,gb

生产单位 戴姆勒有限公司

daimler company limited,gb

现状 完成生产计划

装备情况 巴林、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缅甸、略麦隆、中非共和国、印度尼西亚(1987年停止装备)、新西兰、葡萄牙、卡塔尔、塞内刚比亚(senegambia)、南非、斯里兰卡、苏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阿产伯也门共和国和津巴布韦

概述

1947年英国陆军提出了用新的侦察车取代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应用的戴姆勒公司的丁戈(ding0)侦察车。1948年末,戴姆勒公司获得了设计生产代号为fv701的新型侦察车合同,1949年完成第一辆样车,次年送英国陆军试验后被采用,取名为费列特。

第一辆生产型车于1952年中期完成。该车族共有5个演变型号,但基本车体没有变化。至1971年完成生产计划,共生产各类车4409辆。

目前费列特仍在英国陆军服役,可能要继续服役到90年代。有些车辆将来可能要装备三防装置和夜视驾驶仪,mk2车上还要装备新型炮塔。

现在由阿尔维斯(alvis)负责费列特的设计及备件供应。

结构特点

mk2型车是费列特的5个车型之一。为全焊接车体,驾驶舱在前,战斗舱居中,动力舱在后。

驾驶员的前面及两侧共有3个窗口,都装有no.17整体式观察潜望镜。前窗可折放到斜甲板上以扩大视野,并可换为带刮水器的防弹玻璃窗,两侧窗可向外往上开启。

手动炮塔上的1个单扇舱盖可在3个不同位置上锁定。炮塔可360°旋转;后部可折放至水平位置形成座位;顶部前端有1个机枪瞄准用的afv no.3 mk1潜望式瞄准镜。

炮塔座圈下车体两侧有带玻璃的观察缝,战斗室后面有2个舱盖可打开用于观察。前后轮之间车体两侧各有1个安全门,左侧门上带有备用轮,右侧门上带有1个储存箱。

发动机在车体后部,只要打开曲轴箱的换气管口便可在水下正常工作。传动部分带有液力偶合器,采用2速分动箱,带有差速装置,前进档和倒档都是5个。

该车装备1挺7.62mm勃朗宁(browning)机枪,俯仰范围为-15°~+45°,车载2500发子弹。车体前部两侧各有3个可在车内电操纵发射的烟幕弹发射器。

费列特基型车无三防装置,无夜视设备,非水陆两用。费列特mk3和mk4安装浮渡围帐。费列特mk1、mk2和mk3前面带有越壕用钢制槽板。

型号演变

1.费列特mk1

该车也称为利亚逊(4×4)侦察车(car scout 4×4 liaison) fv701(c),无炮塔,车体为敞开式,用帆布覆盖。装备1挺7.62mm勃朗宁机枪或7.62mm布伦(bren)轻机枪。后来的生产型叫费列特mk1/1fv701(j),其中有些安装了mk4上所用的浮渡围帐。

2.费列特mk1/2(fv704)

基本上与mk1相同,由步兵用作先谴侦察车,又称利亚逊侦察车(car scout liaison)mk1/2。装甲封闭的顶部有1单扇后开舱盖,车长有潜望镜和观察镜,装备1挺7.62mm轻机枪。

3.费列特mk2

该车基本是装有炮塔的mk1,称为(4×4)侦察车(费列特)mk2fv701(e)。

4.费列特mk2/2

是在mk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在炮塔和车顶间增加了1圆环,使车长兼机枪手有更好的射界。

5.费列特mk2/3

是mk2后来的生产型,称为(戴姆勒费列特4×4)侦察车mk2/3fv701(h)。

6.费列特mk2/4

在费列特mk2/3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加装甲。

7.费列特mk2/5

该车是从mk2发展的制式费列特mk2/4。

8.费列特mk2/6(fv703)

该车是在mk2/3的基础上在炮塔两侧各安装1个英国航空航天动力(british aerospace dynamics)集团的威基兰特(vigilant)反坦克导弹发射箱,车体左侧在备用轮的位置上还有2个导弹的发射箱。

2枚待发射导弹具有普通的俯仰机构,可车内发射,也可借助瞄准控制器远离车辆发射。导弹为有线制导,最大射程1600m,最小射程180m。该车目前只有利比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采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