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世界遗产视野
1)  World Heritage Perspective
世界遗产视野
1.
World Heritage Perspective on Orthodox Church in Haerbin
世界遗产视野中的哈尔滨东正教堂
2)  global perspective
世界视野
1.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between China and Japan,however,set it out for a global perspective: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Democratic System.
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确立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无不与毛泽东本人开阔的世界视野相关。
3)  world vision
世界视野
1.
We hold that Le Clezio has had a clear pursuit of world vision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which renders his works a constant and profound consideration of alien civilization and a consistent exploration of the true meaning of writing in the context of a breakthrough against cultural traditions as well.
本文在较为充分地了解勒克莱齐奥基本创作情况、把握他的创作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实践,对他的创作思想作一梳理与分析,指出勒克莱齐奥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追求,以其不断拓展的世界视野,对异域文明予以持续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在对传统的突破中探索写作的意义。
4)  world heritage
世界遗产
1.
Planning Theory of "World Heritage:Scenic Area";
“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初探
2.
Analysis on the Institutional Disadvantages of Decentralized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World Heritage and Key National Park of China;
世界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分权化(属地)管理体制的制度缺陷
3.
Methodologies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cities in world heritage;
世界遗产中古城研究方法与内容初探
5)  world heritages
世界遗产
1.
Enlightenment of Germany Experience 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s in Sichuan;
论德国世界遗产保护及发展对四川的启示
2.
The price variation of admission tickets to world heritages is a hot topic in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the social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世界遗产门票价格变动是近几年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热点问题。
3.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s is a challenging project.
世界遗产是人类最具价值的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遗存,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有待长期研究的课题。
6)  the World Heritage
世界遗产
1.
Protecting the World Heritage and Cultivating Patriotic Spirit;
论保护世界遗产与培育民族精神
2.
Taishan mountain is listed at the first mountain within Chinese famous mountains and described as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泰山为全国名山之冠,被《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3.
During the process of heritage tourism, dealing correctly with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is of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administer the world heritage and to ensure the world heritage being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在遗产旅游热潮中,正确、科学地处理好世界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管理好世界遗产,确保世界遗产代代相传,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补充资料:世界农业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在19世纪最后20年和20世纪20~30年代发生的世界性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过剩的危机。
  
  农业危机的特点   资本主义农业危机发生的原因,同样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农业危机与工业部门的经济危机有一定差别,主要表现在:①农业危机开始发生比工业危机要晚几十年,此后这两种危机也往往不是同时发生的;②拖延的时间大大长于工业危机,两次农业危机之间的相隔时间也比较长,致使农业危机的周期性不象工业危机那样明显;③受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的影响要比工业部门大得多。
  
  农业危机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原因在于:①资本主义的农业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落后于工业。因此,在农业部门中,危机条件的成熟要晚于工业。②农业中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工业部门低得多,而农产品主要被用作消费资料,致使农业的再生产过程受固定资本更新的影响比工业要小得多。③农产品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其消费弹性也不如工业产品大。所以农业部门不象工业部门那样容易发生危机,而在危机发生后又不象工业部门那样容易克服。
  
  19世纪后期的农业危机  发生于19世纪的最后20年。促成这次危机的重要因素,是当时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使印度和美洲大量的廉价粮食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入欧洲。欧洲国家因此出现了粮食的大量过剩。这次农业危机持续了约20年。英国受到的打击最严重,农产品价格猛跌,其中小麦的价格降低约一半,牛肉的价格下跌了近 1/3。大批农场因之破产,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减少了一半。法国受的影响也不小,1872~1913年,法国小麦的播种面积从694万公顷减少为654万公顷,小麦产量相应地从9000万公担下降为8700万公担。在德国,农产品的价格也连续下降,小麦价格在危机期间下跌了1/4以上。但这一时期正是德国工业发展较快的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因此,相对说来德国受到的影响要比英、法两国小得多。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农业危机  在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又一次发生严重的农业危机。这次危机几乎涉及了所有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囊括了谷物、畜牧和经济作物等各部门。这次农业危机和当时发生的经济危机一样,是从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开始的。美国农产品价格在1929~1933年下跌了一半以上,德国的农产品价格下跌了将近 1/3。由于农业危机,世界的农产品库存增加了150%,其中小麦增加110%,糖增加230%,橡胶增加310%,棉花增加1倍。由于农产品大量积压、过剩,许多国家的资本家大量销毁这些农产品。在美国,小麦和玉米被用作燃料来代替煤炭,大片棉田不进行收割;在巴西,有几百万包咖啡被投入大海;在欧洲,牛奶被倒入湖泊和河流。严重的农业危机使大批农户破产。1920~1929年,美国破产农户达53万个;英国的农场总数在1913~1928年期间减少了 35000多个。与此同时,农业的集中加速了。到1930年占地1000英亩以上的美国大农场已占有全部耕地的28%。和19世纪末的农业危机一样,这次农业危机也大大加剧了当时的经济危机,使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成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这次农业危机对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了摆脱危机,大农场主纷纷采用农业机械,以降低成本,加强竞争能力。因此,正是在农业危机发生和发展的同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机械化的进展也比较迅速,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例如,美国1925~1929年同1910~1914年比较,生产每100蒲式耳小麦所需的劳动,就从106人时减少到74人时。但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并不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从严重的农业危机中解脱出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次农业危机才告结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