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教育内容理念
1)  idea of educational content
教育内容理念
1.
The issu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was discussed in a systematic way,and quite a few valuable opinions and claims were put forward in education documents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forming the systematic idea of educational content.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文献系统地讨论了教育内容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内容理念
2)  education content
教育内容
1.
Meanuhile the great difference of the education content betwe.
该论文旨在研究“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内容的影响。
3)  content of education
教育内容
1.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ason why Wang Gen, a populace educator in the Ming Dynasty joined the educational ranks, his thought of education, content of education and his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intended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waday education.
本文探析了明朝平民教育家王艮投身教育的原因 ,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 ,以期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 ,借
4)  education contents
教育内容
1.
They chose different education contents under different education aims.
孔子、墨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儒、墨学派的创始人,由于教育目的不同,两者选择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内容,孔子侧重文史教育,墨子侧重军事、科技、逻辑思维教育;同时两位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教育。
2.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education contents, including learning mental education, self-consciousness education , interaction relation education and frustration education.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校园心理剧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教育功能,一是从校园心理剧的教育对象出发,分别阐述了校园心理剧对当事人、参与者和观众的教育功能;二是从校园心理剧的教育内容出发,分别阐述了校园心理剧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自我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挫折教育。
5)  educational content
教育内容
1.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paradigm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patterns.
从教育观、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三方面探讨了信息素养的教育范式。
2.
But there exists flaws in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prisoners’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and the flaws are mainly showed in that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doesn’t fit for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and depart from prisoner’s real ideas,educational content and methods are empty.
但是罪犯思想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严重不足,表现在教育内容与教育目的不符、偏离在押犯思想实际、教育内容与方法空洞等诸多方面,改革罪犯教育的内容,增设公民教育、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将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转向注重实践的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行动模式,从而有效推进罪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
3.
The reason why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lasted heritance is due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metho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as the educational media.
中国传统武术之所以有悠久的历史,绵延的传承关系,这其中以教育内容和方法为传统武术的教育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
6)  educational contents
教育内容
1.
His hypothesesof educational purposes, educational contents and educational methodologies, which reflect real characteristics of pragmatism, break the yoke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form the distinctively pragmatic learning system.
他提出的教育目的论、教育内容观、教育方法论均体现了“实”的特征 ,突破了传统教育思想“虚”的桎梏 ,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实学”教育体系 ,对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均有启发意
2.
It aims at regulat-ing and refomiing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educational sys-tem, educational contents, educational methodology, educational means, training goals and edu-cational rria:nagement and constn.
它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培育目标、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对传统教育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建立起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其落脚点在于实现培养人的现代化。
补充资料:基督教僧侣教育和教民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基督教成为封建社会的支柱,教育被教会垄断,教师由教会委任,教育内容以神学为主,异教学校被取缔,世俗文化教育几乎被一扫而光。基督教僧侣教育和教民教育成为西欧中世纪教育的主体。
  
  基督教教会的教育机构
  
  僧院学校 基督教教会最主要的、水平较高的教育机构是僧院学校。僧院学校是由僧院发展而来的。公元3 世纪起,罗马帝国进入奴隶社会的崩溃阶段,特权阶级穷奢极欲,民不聊生。众多基督教教徒遂隐遁山野,企图借独居隐修生活,忘却尘世疾苦。这些"修行者"大多居住在埃及的荒漠之地,过着森严的禁欲生活。由于隐居修行的人日增,后来便建立公共场所,开展集体苦修活动。公元 4世纪,在埃及出现了最初的僧院。此种修行制度渐渐遍及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并传至希腊、意大利等地,不久,便盛行于西欧各地。修行制度经基督教教父之一的哲罗姆、著名神学家圣奥古斯丁、J.卡西安等人改进,特别是本尼狄克制定教规后,西欧僧院的风尚和活动为之一新。僧侣除注意自身虔修外,还注意读经学习。修行者为了诵读,便搜集经卷,广为抄写。僧院一般都设有图书馆及阅览室,逐渐成为文化和知识的贮藏所。有些修行者也著书立说,内容涉及宗教、道德和历史等。公元 9世纪时,几乎所有僧院都附设学校,称为僧院学校。
  
  僧院学校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准备充当僧侣的儿童,称为"自愿献身者"(Oblate)。另一类是学成后仍为俗人,不准备充当僧侣者,称为"外来者"(Externe)。公元10世纪时,已有两类僧院学校。为前类儿童设的学校称为内学,为后类儿童设立的学校称为外学。僧院学校学生入学年龄约在10岁左右。 学习期限约8~10年。僧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植学生具有僧侣所必备的"服从、贞洁、安贫"三种品质。
  
  僧院学校除传授基督教教义外,也进行简单的读、写、算的基本知识教育。这些都是为诵读圣经、抄写圣书和计算宗教节日服务的。后来逐渐把七艺纳入课程。一些学校只教授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称为三科学校 (Trivial schools)。只有高级的学校才在三艺之后学习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中世纪的七艺经过基督教教会的加工,已贯穿了宗教的精神,而神学则是整个学科体系的"王冠"。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中世纪中等教育的主要内容。
  
  僧院学校的教师多由僧侣担任。领导学校的僧侣称为校长,大的学校校长则配有助手。一般学校中设有唱歌长,负责教唱教会歌曲,也负责抄写?捅9芡际椤I枰幻Ъ啵涸鸺喽窖难孕小?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口授,说明意义,学生记录讲述的内容,诵读牢记。学生入学时间不一,学习进度不等,学习时间也因人而异。教学用语为拉丁语。教学多采用问答法,实行个别教学。僧院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是极为严格的,盛行严酷的不容申辩的体罚和侮辱性的惩罚。
  
  大主教学校 早在基督教教会建立之初,教会便设立了教义学校,对洗礼入教的教民施行有关教义、教规的训练。为了传播教义,培训传教人员,基督教教会又在城市的大教堂中设立教义问答学校,由主教以带徒弟的方式传授神学。基督教传遍罗马帝国全境后,曾划分主教管区,各主教管区内设立大主教学校,直接由主教管理。后来,主教又委托专人(称为Scholastius)主管大主教学校。大主教学校以培养未来的僧侣为目的,学校的水平同僧院学校比较接近,学校设备较其为好,学科内容也更完备些。
  
  其他教育机构 教会对教民和一般世俗群众进行教育的主要机构是教区学校。教区学校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学校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只教授一般读、写、算和基督教的初步知识。
  
  基督教教会对女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和女修道院中进行的。封建贵族常把他们的女童送入女修道院中接受文化和宗教教育。学习内容除读、写外,还有音乐、纺织、女红等。
  
  在中世纪后期,基督教教会创办了拉丁文法学校,同时产生了教徒私人捐款设立的义院学校。前者是由教会控制的中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后者由神职人员任教师,但受俗人的支持和监督。
  
  基督教教派对教育的影响 基督教内部派系复杂,各派为扩大本教派的影响,都在传教的同时致力于教育事业。中世纪早期影响较大的是本尼狄克派,后期影响较大的是托钵修会。
  
  ①本尼狄克派。本尼狄克生于意大利的贵族家庭。初为基督教修行主义者。公元 529年在拿波里附近山中建立僧院,对徒众进行宗教教育,并改进修行制度,制定教规。本尼狄克教规共73条。其中规定修行者每日参加体力劳动7小时,读书学习2小时。僧徒除斋戒冥思、孤身修炼、进行传教活动外,还从事耕作、慈善事业及儿童教育工作。后来,还从事土地开垦和学术研究等。因此,本尼狄克派名声大振,影响扩及英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在各地建立僧院多达250所。
  
  ②托钵修会。托钵修会中,方济各派和多米尼克派对教育有较大的影响,有许多高级僧侣以研究经院哲学著称。方济各派是由意大利人方济各于 1209 年创立的,1212年得到教皇的明令认可。此派一面宣传基督教教义,一面致力于平民教育。1230年方济各派在巴黎建立一所僧院,加强神学教育,也注意提高文化知识教育水平。此派曾造就了许多有名的学者。多米尼克派是由西班牙僧侣多米尼克建立的,于1217年经教皇认可。此派注重对社会中上阶级进行高等教育。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都是此派的活动据点。
  
  基督教垄断西欧教育事业达1000余年之久。至中世纪后期,新兴市民阶层兴起,几经斗争,赢得了开办世俗学校的权利,基督教独占教育的局面才告结束。但是,基督教教会仍开办相当数量的教会学校,对世俗学校的控制和影响仍是相当深远的。 (见彩图)
  
  

参考书目
   Margaret Deansley , A History of the MedievalChurch,590~1500,2ed,Methuen & Co.,Ltd.,London,1938.
   Lan C.Hannah, Christiɑn Monasticism , A Great Force in History,The Macmillan Company,New York,1925.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